HI,欢迎来到期刊之家,学术咨询热线:18516839303
按期刊之家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关于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3-04-12 15:22:00

针对高职高专教改中存在的问题,从能力培养要求,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及可操作性的建议。

1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起步没几年时间,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一直是教改讨论的重点。长期以来,高职高专教学一直套用传统本科的教学模式。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就要求教学模式必须加强素质教育,拓展专业口径,促进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土建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群体性,为适应这种特点,必须对三年制专科的土建类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

2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就高职高专学生的能力划分,可分为两大方面: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而综合素质又可分为社会生存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两方面。专业技能方面要求有广博专业基础知识和专项职业技能。

2.1在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两方面。综合素质尤为重要

首先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反映了学校在对学生公共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成效,也是学生毕业后迅速融入现实社会,进入职业角色的必备能力。高职高专教育如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必将成为高职高专教育的亮点。其次是学生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我们应关注学生职业生涯中学习能力培养。从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在录用时看重的是实践经历,而在见习期用人单位更多的看重毕业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而现在高职高专学生与本科学生的差距就在这里,这方面的缺陷对学生今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随着社会科技加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很快就会被更新,如果不注意对学生这方面能力培养,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就缺乏后劲,影响自身前途。因此必须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2.2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必须有一个能获取多种土建上岗证书的专业知识面

因为学生将从事的专业并不是单一方向,一般说相关的专业都有可能涉及。如果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知识面过窄,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就业,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就土建类专业来说必须具备制图测量、建筑构造、道路桥梁、力学、结构、施工、经济管理七方面基本专业知识。此外学生还必须掌握专业主干方向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房屋建筑专业,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学习外,还应当加强结构、建筑构造、设计方面的技能培养;施工专业,应当加强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工种操作的技能培养;7-程预决算专业,应该增设经济方面课程,以项目教学的形式加强对预决算的技能训练。

3教学体系的改革

3.1课程结构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以职业技能为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将课程作为技能培养的基础。根据前述,应对传统课程体系方面进行整合处理,对基本专业课大纲要求的内容必须够用、重点突出,理论上应深浅适中,普遍适合于土建类各专业为宜。

以此为原则对土建类各基本专业课进行统一整合,时间在入学一年半时间内完成。基本专业课内容涵盖前面所述七个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其中力学方面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知识,结构课程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方面内容,施工课程包括:施工技术和组织设计两方面内容,经济管理课程包括:工程经济、项目管理、工程预决算的知识。这些课程由于包含内容较多,在课程大纲的制定上有所突出,有所减舍,例如对于结构课程,突出的内容应该是结构构造上的要求和做法,在构件计算方面可以要求一些最基本的计算,其他部分可作为了解内容。在一年半的课程之后,针对不同的专业还应该在专业方面的课程进行细化、加深,如施工专业,再开设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管理、专项施工技术等课程对施工方面的知识细化加深。此阶段的课程形式要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向以实践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3.2实践教学体系

职业教育应强调实践教学,但实践教学不能是单纯的学生动手工作,必须建立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如前所述,在一年半的基本课程之后,课程要从普通课堂讲授的课程转向以实践教学为主的一体化课程教学,这一阶段的教学应安排两个学期的时间。在这些课程的方案中,以1/4总课时量进行授课是必要的,教师授课内容主要对课程要点、难点进行阐述,其余的内容要学生通过自学和实践教学掌握,通过一体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大量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学生学到的只是一点知识技能,因此在教学计划安排上,还应让学生进行基于项目的实习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对各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项目中进行综合运用,从而提高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工作打下基础。项目实践教学时间可以安排一个半学期,要为实习学生提供完整项目过程,在项目选择和教师指导方面还是要下一定的功夫,否则起不到好的效果。目前毕业实习阶段的缺陷,特别是施工专业,就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只能遇到一个阶段的工程,无法接触完整项目的施工总过程。因此与校外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显得十分重要。

3.3多层次教学

尽管目前对素质较高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着不同认识,但对学生还是应该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不能因为高职学生素质普遍不如本科学生,而放弃对个别优秀学生更进一步的培养。在有限的教学资源的前提下,可以采用选修课、兴趣小组、专题讲座等形式对优秀学生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就业和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其实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这方面都普遍做得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优秀学生对较好岗位的就业。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培养有利于增强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评价,促进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

4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土建类专业实践性强,具有既来源于工程实践,又应用于工程实践的特点,因此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改革的基本思路为:以工程为背景,以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着重构建以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要功能的模块化实践教学平台。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技能培养与考核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基地,强化行业参与及合作,建立稳定、多功能、有效的校外实习基地。

4.1与课程相对应,整合各类实践环节并形成有机的整体土建类实践教学模块由三个层次的子模块组成,第一模块以学生了解、认识土木工程产品功能、内部结构的实践,包括认识实习、工程制图作业、规划类课程设计、测量、电工电子及金工实习等;第二模块以掌握材料性能、结构建模及分析方法为功能的实践,包括力学、工程材料、土力学、水力学及结构实验;第三模块与规划、结构、施工、管理综合性专业课课程相对应,以使学生掌握与实践土木工程的分析、设计、施工检测和控制方法为功能的实践。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实习、实训和综合设计”三要素,“综合一分解一再综合”三个层次。显著的特点是与课程相对应,以掌握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着眼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2以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要功能

4.2.1时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施创新教学让学生利用自制课件进行模拟实验后再正式进行实验。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施工力学去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以提高工程素质并训练创新思维。

4.2.2探索寓于教学全过程、形式多样、可持续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新途径.

(1)增设创新实验,进行创新模型设计、编程、仿真试验:结构检验、金工与电工电子实习、土木与交通工程智能化、现代光测技术课等增设创新实验。以培训中心为基地,与电工、金工实践相结合,将“慧鱼创意模具”引入土建类学生创新活动之中。

(2)课外科技活动:结合课程教学,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各项科技活动和竞赛,带领学生赴各地开展课外科技和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使课外科技活动融人教学过程。

4.3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和实习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结合重大工程进行理论实习,了解高层、大跨桥梁、高速公路、地铁等建设中的最新技术,使理论实习内容广、技术新。

(2)实训教学是土建类学生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强化学生对理论原理的理解与工程认识的重要手段。实训教学的方式包括按教学要求设计试验模型、构思试验步骤与环节、观察与测试实验状况及数据、亲自动手实验、记录数据的整理与实验结果的计算以及计算机模拟试验等。

(3)为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实行“开放式”实习。实习教学是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学生体验工程、验证工程知识的时机,又是教师进一步完善与充实教学与教材内容的必要手段。实行“开放式”生产实习,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如:①建立生产实习基地,使学生有相对稳定的实习环境与条件,这种方式主要在桥梁工程和市政工程的生产实习中采用。②到建筑施工企业上岗跟班实习,能使学生更全面地接触和了解专业知识及岗位职责,为零距离上岗奠定基础。

(4)进行劳动技能鉴定,颁发上岗证书,作为对学生的一个要求,这样高职高专毕业生必须具有毕业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应用能力证书,劳动技能鉴定等级的上岗(中级)证书;直接面向生产第一线就业和服务,将具有更宽广持久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实现土建类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