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期刊之家,学术咨询热线:18516839303
按期刊之家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谈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打造咨询服务特色平台

时间:2023-04-12 15:22:00

结合个人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咨询台如何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提供心理咨询平台作了探讨。

  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教育职能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即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咨询台不可忽略的一个研究课题。

  咨询台是参考咨询馆员与用户联系的桥梁,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很大一部分是围绕咨询台开展的,它的主要工作是收藏一些参考工具书,一方面供咨询馆员解答问题时使用,同时也可供读者在馆员的指导下使用。结合用户经常提出的问题,咨询馆员编写一些服务项目介绍、数据库使用说明、专题资料指南等材料,链接在图书馆主页上,供用户随时调用,抑或打印出来分发给有类似问题的用户,这些常规工作,各馆都在进行,且已有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做出了亮点。

  然而,如何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找准切入点,组织人力物力,构建专门的信息资源,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数据库,逐步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心理咨询,把服务落实到用户所到之处,真正全方位地满足用户对咨询台的需求,努力做到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参考咨询,从而既大力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又增强其对用户的导引作用和向心力,还有待数字参考咨询馆员作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图书馆咨询台逐步开展心理咨询。是时代的呼唤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激情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心理冲突和容易导致心理障碍的时代。目前,精神障碍(心理疾病)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全球每4个人中就有1人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此而自杀,即平均每30秒钟就有1个人因此而结束生命,比战争与各种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生命损失都大,且患心理疾病的人数正在不断攀升。”大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小视。

  “2004年,在卫生部召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座谈会上,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大学生中有16%一25%的人有心理障碍,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全国每年因心理疾病退学的大学生占退学总人数的54.4%,在校大学生中因人际关系、环境适应、情感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以至一些著名高校在研究生复试时加入了心理测试内容。因此,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了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

  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渐多的情况,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但学生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或年级辅导员并不能完全得到解决。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5月31日报道,浙江理工大学举办的一项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心理压力大。然而,在问及有了心理问题,是否愿意去心理咨询机构咨询时,只有22%的人选择会,还有78%的人因各种原因不愿前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内部应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强有力的减少心理问题、防止“心理震荡”的支持体系。这种支持体系既要有专业化的心理咨询队伍,也应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起校内全员育人的格局,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的格局。而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读者涉足最多,肩负着教育功能,咨询台不可也无法回避其教育职能。咨询专家不能只是会搞研究和做报告,也要能做贴近读者心灵的好朋友,针对学生的心理障碍,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对症下药,用温暖的话语具体指点读者、解决实际问题,那才能赢得学生读者的信任。所以,参考咨询馆员除了认真履行基本职能外,还要像帮助读者解决利用文献问题一样,热情关注有心理问题或心理求助愿望的大学生,及时给予关怀与心理指导。通过适当的技巧性的语言交流,抚慰心理、调适行为,给学生表达情绪、释放压力的空间,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营造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理想和意义的心灵的家园,努力培养其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精神。这样,当大学生读者遭遇到挫折,即出现轻微的心理障碍或者心理不适时,就多了一个可以倾诉、寻求援助的场所,及时得到咨询台的关注与帮助,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释放一下焦急的心理、及时满足心理需求。
2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咨询台要努力使其“物尽其用”

  美国精神医学专家高尔特说:“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大学生到图书馆去找“心药”,首先是经济、简便、及时。图书馆开放时间长、服务环境优,且大多数服务都是免费的,用户不必花钱,又可随时借阅或在线阅读,同时携带也十分方便;第二,图书馆是凭借书证人人都可去的公共场所,到那里进行“阅读治疗”,不会泄露任何隐私,没有精神压力,不会有伤自尊。目前高校里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老师还太少,设施也不完备,大学生即使想寻求帮助,也往往有许多顾虑和限制,图书馆咨询台凭借自己的人才资源,能胜任大力宣传普及科学基础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如积极宣传“阅读疗法”的工作。书对一个人的精神鼓励和支持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在遭遇困境时,书有两种作用,一是直接激励,教会怎样看待和分析问题,怎样摆脱和走出困境;二是转移注意力,调节和缓减紧张情绪。咨询台应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教育信息资源,及时对现有馆藏进行资源调配,并不断建议采访部有针对性地补充高品位新书,培训心理调适技能,提供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认识和识别心理异常现象。

  图书馆可以在咨询台设立心理咨询馆员岗位,选派具有心理学、心理咨询专业和图书情报知识,熟悉各种信息资源,具有较强的文献信息检索、整理和加工能力的高层次咨询馆员担任,并制定具体的岗位要求和岗位职责。这样,可以促使其充分发挥能量,加强他们对图情专业和心理咨询所需文献信息的深入研究,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与用户的联系,能够跟踪需要心理咨询用户的信息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资源策略和服务策略,从而做到对用户深刻了解、持续关注和特别服务。从事心理咨询的馆员必须与心理咨询用户建立联系,在心理学学科专业、心理咨询用户和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前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即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也许正是基于这一点,所以“为了求生存和求发展,终身教育已成全社会共识的今天,对于开展心理咨询人才暂时缺乏的解决应该是不成问题的:”(1)鼓励自己的馆员参加全国或省级咨询师考试。通过继续教育;正规教育或非正规教育;脱产学习或在岗进修;国内培养或国外深造等,尽快培养合格人才。(2)引进人才。引进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人才或具有心理学、教育学专业领域的硕士、博士,并送出去进修图书情报专业。(3)馆内外结合。咨询台与学校其他单位(包括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学教研室、团委、校医院等)横向合作,聘请其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老师兼职,与咨询台资深馆员共同承担心理咨询岗位,形成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队伍。

  3整合相关信息资源,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数据库

  图书馆咨询台工作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参考工作的指导性,更注重的是以文献的深层次服务为主要内容和特点,要求充分发挥参考馆员的潜能,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该工作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是信息的再生。各类心理科学基础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是开展嚏拟咨询服务的前提条件。有关心理咨询资源,首先必须根据心理咨询用户的需求,广泛了解集中高校特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学教研室、校医院、团委等能够搜集到的所有相关资源),建立学校资源目录库;其次,借助因特网、校园网等共享资源,组织开发、加工整理、并按照一定的结构序列化;第三,是对本馆的现实物理馆藏和虚拟馆藏(网络信息资源)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创建具有独特使用价值、符合心理咨询特色和要求的数据库;最后是构建高水准的心理咨询技术平台。

  其中首要任务是组织、整理与开发有关心理学、心理咨询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信息资源,将印刷型书刊数字化后建成分门别类的数据库。例如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类数据库,人生哲理类数据库,心理类影片数据库,心理类网站的链接。在众多网站中,最好向用户推荐几个重点,如《开复和他的学生网》。李开复博士近年来挤出时间付出很多心血从事大学生教育。他创办的《开复和他的学生网》影响很大,颇受大学生欢迎。他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对话,深得学生们的喜爱与信赖。特别是他近期连续发表的“给中国大学生的六封信”更是值得大学生认真阅读。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品格养成、读书、择业与成功等有关大学生成长的一些重要问题。此外,还可建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休闲读物数据库,它们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轻松性于一体的综合类书刊。往往一篇小文章,就能形象地道出一条哲理,令人豁然开朗;一个小幽默,使你在莞尔一笑之间或开怀舒心,或领悟世情,排解忧愤,起到解除紧张、放松愉悦的作用。

  众多数据库的建立可以极大地方便读者进行网上查询和浏览。咨询台只需建好网上心理健康信息导航库,提供相关的文献检索与数据库链接,指引读者查找。这样,纸质文献资源与数字化资源就可相互补充,充分满足有心理咨询要求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咨询台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尽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信息需求,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健康咨询馆员,充分利用图书馆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为培养出有健全人格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大学生提供服务平台。笔者深信,通过我们辛勤的耕耘和养护,科学的组织和安排,不断地除去破坏大学生心灵健康的荆棘和迷雾,一定能让其心灵的花园阳光常驻、清泉流淌、鲜花盛开。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