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期刊之家,学术咨询热线:18516839303
按期刊之家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浅析利比亚向美国示好有点难

时间:2023-04-12 15:22:00

北非国家利比亚,濒临地中海,占地面积约176万平方公里,人口550万。现任领导人卡扎菲1969年发动政变上台,1977年更改国名,1986年正式定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30多年来,利比亚在国际舞台上卓然不群,时常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来,引起世界的关注。

利比亚作为北非的一个人口小国,为什么胆敢在国际社会特立独行?究其原因,一是资源丰富,经济上比较有实力,与一些非洲国家比简直堪称富有;二是政治上强硬,我行我素,民族意识浓烈。利比亚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同时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与地中海相连的1900多公里的海岸线。石油天然气的出口,加上发达的港口运输业,源源不断地为利比亚赚取外汇,壮大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卡扎菲正是凭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一般非洲国家所不具备的地理资源优势,一方面对国内实行独裁统治,一方面在国际上敢于叫板,藐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20世纪70年代初,卡扎菲在国内发动“文化革命”,以致他的“绿皮书”风行一时。后来又发表《人民权力宣言》,将《古兰经》定为国家法典,并宣布利比亚信奉自由、社会主义和阿拉伯统一的原则。其实,卡扎菲搞的这一套既非社会主义,又非资本主义,走的是所谓“第只条道路”。他的这一套,即便在冷战时期,也并不被美国和西方国家看好。而他柴鹜不驯,以非洲第三世界和阿拉伯民族利益的代表自居,不断挑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后来竟制造了举世震惊的洛克比空难事件。

那是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英国苏格兰洛克比上空爆炸,机上259名乘客和地面11人全部遇难。死难者中,大部分是美国人,其次是法国人和英国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洛比克空难”。始初的证据表明,这是利比亚人干的,后来美、英、法等国家又指控是卡扎菲的情报机构指使恐怖分子干的。

这一恐怖事件发生后,利比亚与美国之间的矛盾,一下扩展为利比亚与国际社会的矛盾。为此,美国对利比亚采取了全面禁运等严厉制裁措施,后来又把利比亚列人“流氓国家”之列。联合国安理会也于1992年宣布对利比亚实施军火禁运及空中禁飞的制裁。面对美国和国际上的制裁,卡扎菲态度十分强硬,拒绝承担任何责任。然而,长期的制裁却使利比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制裁前,利比亚人均年收人一度超过6000美元,而到1999年降至4400美元二有人算了一笔帐,利比亚因此遭受的损失累计高达300亿美元,而这些钱足够利比亚达到与瑞士同等的生活水平。

2003年8月,利比亚正式宣布对洛克比空难负责,并先与美英达成赔偿27亿美元的协议,后又与法国商定追加赔偿1.7亿美元。此前,利比亚已同意将洛克比空难案的两名嫌疑犯交由国际特别法庭审判。利比亚的这一改变,换来的是联合国解除了对利比亚长达11年的制裁,但美国的制裁至今依然没有撤销。

  利比亚在洛克比空难案等问题上之所以改变立场,除了出于解除制裁的国内需要外,还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本来,在对美国的关系上,卡扎菲长期推行的是公开对抗、誓不两立的政策。洛克比空难前,卡扎菲出席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时,右手常常戴着一只白手套,他说这是为了跟那些与美国友好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握手时而不致于弄脏了手。然而,世事如棋,变化难料。谁会想到,卡扎菲这位从来就高昂着头颅的硬派人物,在“911”事件后,却突然主动向美国示好,保证支持美国的反恐行动。他还专门发表声明,承认“有人称我们是流氓国家,他们那么指责是正确的,过去我们的行事方式带有革命色彩”。其后,他又采取进一步合作的态度,让洛克比空难彻底结案。同时,出于改善国际形象的考虑,还在黎巴嫩、菲律宾反叛武装组织扣押西方人质的问题上,出面斡旋,发挥作用,让人质最终得以解救。2003年8月,他又不惜重金调解了撒哈拉人质问题。
尤其令人惊讶的是,2003年12月19日和20日,美国总统布什与英国首相布莱尔分别宣布,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已决定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放弃所有武器发展计划,并“立即、无条件地欢迎国际社会的检查”。这一消息,对阿拉伯国家有如晴天霹雳,对整个世界也震动极大。利比亚180“的大转弯,让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压力。叙总统巴沙尔不得不公开承认,他的国家拥有生化武器。虽然他拒绝美英逼其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要求,并一再强调只有‘以色列同意销毁其“核武库”,叙利亚才会考虑放弃生化武器,可谓态度坚决、立场强硬。但叙利亚毕竟是一个小国,在西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强压之下,能选择的路只有两条:一是明顶硬抗,结果像伊拉克和萨达姆一样;二是放弃杀伤性武器和核计划,效仿卡扎菲的“利比亚模式”。

以色列是目前中东地区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卡扎菲在作出放弃发展违禁武器的决定时指出,利比亚的这项决定将鼓舞世界各国,特别是中东、非洲和第三世界国家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这么说,显然是说给以色列听的,也显然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以色列也必须放弃发展核武器和违禁武器;美国不要搞双重标准,偏袒和庇护以色列。那么,美国会怎么样呢?第一,在与以色列的关系上,指望美国改弦易辙其实是不现实的。第二,尽管美国总统布什宣称—“放弃生化与核武器以及这些武器载体的领导人将发现,与美国和其他国家增进关系的大门是敞开的”,但是,这“增进关系的大门”的门槛究竟有多高,那得由美国来决定,最终要以美国说了算。

  要知道,美国与卡扎菲交恶30多年,了解卡扎菲反复无常的性格,对卡扎菲说的做的不可能完全相信,也不可能不持观望、怀疑的态度。更何况,美国从来只相信自己,对国际原子能机构单独在利比亚的检查并不信任,坚持必须有美英派出的专家参加核查。否则,美国将继续维持对利比亚的经济和军事制裁,冻结其在美国银行的巨额存款和其他资产,两国关系将继续处于“紧急状态”。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架式,卡扎菲能忍受到什么程度,人们不得而知。但必须指出,如果卡扎菲不能达到解除制裁的目的,必然认定是美、英等西方国家愚弄欺骗了他,那么,他还会俯首贴耳吗?有一条消息为人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2004年元月2日,利比亚总理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利比亚放弃开发违禁武器,美国就应该解除对利比亚的所有制裁。否则,利比亚可能停止对洛克比空难死难者家属的赔偿。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萨达姆被美军打败并最终俘获,是促使卡扎菲放弃发展违禁武器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在此之前,利比亚与美英之间已经就此问题进行了长达9个月的秘密会谈,但结果被公之于众却是在萨达姆被捕后的一个星期。据此,可以说,卡扎菲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下,才被迫屈从,答应放弃发展违禁武器的。当然,卡扎菲不是萨达姆,类比是没有意义的。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卡扎菲自执政以来,一直渴望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尊重,这也是前卡扎菲能够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对话协商的前提。如果依然得不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尊重,继续被美英等西方国家瞧不起,特别是美国继续实行双重标准,庇护以色列而打压阿拉伯国家的话,那么他所有的承诺恐怕都难以兑现。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