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5:22:00
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目前高职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为例,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层面探讨了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路和途径。
一、找准人才培养定位。贴近就业市场需求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但就不同的学校而言,其人才培养的定位还是会因为区域、产业等背景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只有准确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才能使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拥有广阔的就业空间。要做到定位准确,必须从四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是要准确地分析所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加速培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在确定人才培养定位时不能忽视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专校升格、合并而来,在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时,不应该割断历史,而应充分发掘过去在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积累下来的优势,找四是要找准岗位目标。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要在企业的岗位中找到自己的毕业生与中职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不同的位置,针对特定的岗位目标培养人才。在这一方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提出了“第一岗位”和“第二岗位”的概念,并将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定位在“第二岗位”上。所谓“第一岗位”,是指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直接从事的工作。其工作能力直接来自于学校的训练和短期的上岗培训,其工作特点以技能型为主;“第二岗位”是指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型、管理型岗位。南信院的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全面性上要高于中职生,工作经验的积累、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上又强于本科生,因此常常在工作一两年后,就会由“第一岗位”迁移到“第二岗位”上去。基塞个判断,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就明确了各专业的“第二岗位”目标,配以相应的课程设置,使毕业生受到企业的欢迎。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应该是一种精细的定位,而不是一种宽泛的定位,定位越精确,培养出来的人才越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二、科学设置专业。降低同类竞争风险
专业设置的趋同是造成高职毕业生同类竞争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一些热门专业,常常会因为毕业生的供大于求。反而成为滞销专业。要降低同类竞争的风险,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
一是深入分析工作领域的发展趋势,加强专业开发的敏锐性。及时跟上产业的新需求,占据就业市场的先发优势。比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路设计与工艺”、“电子表面组装技术”和“光电子技术”三个专业,都是学院在分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后在全国率先开发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直非常好。其中“光电子技术”专业的第一届学生毕业时,正是我国最大的液晶制造厂商“龙腾光电”投产之日。不仅这一届毕业生全部对口就业,而且第二届的毕业生也被预订。
二是研究本、专科院校及中职校同类专业的设置隋况,在相同的专业领域开发出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以特色占领市场。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无线电技术”专业把重点放在射频方向,“通信技术”专业把通信营运作为一个方向,“市场营销”专业以信息产品营销为主要方向,都体现了专业方向上的独特性,在就业市场上拥有较大空间。
三是聚合学校的现有资源,通过专业集群的资源共享把优势专业做大做强,以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占领市场。
三、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强化毕业生的竞争实力要提高高职的教育质量,有两个方面至关重要。
一是要有一套科学、适用的课程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工作的载体。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面向学生的职业生涯。不仅关注其职业技能的获得,而且更要关注其全面素质的养成;既要满足学生的初次就业所需,与学生的“第一岗位”紧贴。也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为学生岗位迁移和人生发展打好基础。为此,学院就在“岗位主导,德能并重,产教结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设计了由职业素质课程、职业能力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组成的“新四块”课程体系。其中,对“职业素质课程”强调“全面化”。通过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渗透和互补。以及“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途径。
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对“职业能力课程”要求实用化。特别强调了岗位的针对性和“双证融通”的要求,训练学生掌握“第一岗位”所需技能;对“专业知识课程”强调综合化,通过系统、全面而浅显专业理论教学,为学生在专业上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对“职业拓展课程”提出了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佳的教育服务。这四类课程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其中还内嵌了相对独立、相互渗透的实践教学体系、生产性实训体系、创新教育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二是要将校企合作贯穿到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模式。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体上只有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融合,使学校了解最新的岗位技术,使学生得到真实的技能培训,才能培养出贴近岗位需求、得到企业认同的高技能人才。目前,阻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走向深入的一个瓶颈是企业参与教学的热情不够,其根源在于利益驱动不够。
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必须在“双赢互利”上下工夫,针对不同的企业,设计不同的合作方式。不管是哪种合作模式,其目的就是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让学生得到最实用的生产技能培训。同时还能使合作企业成为学院稳定的用人基地。学院在多样性的校企合作上就有比较成功的尝试。如学院与金阳公司共同打造的“南极星”模式:由学院提供场地及其他各种服务,将企业引入校内,成为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职场体验”的训练岗位。目前校企双方合资共建南极星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电子整机的生产和研发,设备总值达2000多万元,可提供50个稳定的生产性实训岗位和10个教师研发岗位。再如学院与镇江金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岗位承包”模式:学院承接企业生产流程外包业务,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开展生产活动,教师成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学生交替进行顶岗工作.在软件人才培养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服务经济和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虽然可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教育毕竟是被动地适应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就业岗位的总量总是受到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制约,高职院校只埋头于自身的办学并不能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有学者曾指出“高职教育的使命已不再是单纯的被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而应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转型,培养大量的能够创造就业岗位的创业者。笔者认为,除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之外。增加就业机会的更好的一个途径是发挥高职院校在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上的长处。为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做好服务。以教育和服务反哺经济,经济发展、产业兴旺了,企业规模才能扩大;企业规模扩大了。就业机会才能增加,就业压力才能减缓。可以说,发挥高职院校的服务功能。推动经济和产业发展是间接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