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期刊之家,学术咨询热线:18516839303
按期刊之家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浅谈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对策

时间:2023-04-12 15:22:00

同综合性院校相比较,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工作处于教育人才市场组织经营的惯性思维下,在模型建构上缺乏切实的分析研究,导致操作层面的“软化”。解决这一问题,要以大就业观为指导,拓宽校外就业市场;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建立市场预警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监测机制,提高专业的市场适应性。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已经呈现明显的综合化趋势。高师院校以研究型为基础,以师范性为特色,以综合性为发展方向已经成为适应时代特点、应对机遇和挑战、实现战略转型和跨越式发展、实现师范教育与世界接轨的必然选择。在向综合性发展的进程中,各学校大量开设非师范专业,非师范类学生规模在高师院校学生总数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以吉林省高师院校为例,四年来非师范专业学生占专业总数和学生总数的比例逐年提高,详见表l。

 

因此,同综合性院校相比较,高师院校中的学生就业情况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局面。高师院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化变迁的进程中,由于在教育行业中的传统影响和既有优势,学生面向教育人才市场就业较为顺利,市场组织思路也较为清晰。也正因如此,高师院校非师范学生就业工作自然处于教育人才市场组织经营的惯性思维下,在重视程度上还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在模型建构上缺乏切实的分析研究,在市场组织上习惯以大规模的校内市场为目标。

纵观全国高师院校,非师范学生的就业状况多年来一直不容乐观,就业率相对较低。如何解决高师院校非师范学生就业问题,无疑是保障高师院校战略调整和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极为重要的命题。这就迫切需要理性认识非师范学生就业的特殊性。重新审视和定位师范院校就业工作在学校整体工作尤其是人才培养中的功能,研究并提出一个时期内适用的混合对策。

一、非师范学生就业的特殊性

(一)核心竞争力亟待加强

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大都开设时间短9社会影响小,学科建设较为薄弱,所培养的学生在短期内难以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也难以比例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同。
(二)高师院校培

养非师范人才存在社会评价的先天不足长期以来,社会各行业对师范院。校培养的非师范学生缺乏了解,对其专业市场公共信任程度不高。在相同专业的人才之间,社会评价天然地向综合性院校倾斜。

(三)师范院校校内就业市场的局限性

校内市场形成的机理,如图1。

 

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以后,高师院校的市场组织工作基本围绕以校园招聘会为主要形式的校内市场展开。而校内市场的形成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校园人才的市场认同,即市场公共信任程度,这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市场适应性;二是用人单位招聘行为的集中,即用人单位招聘效率和效益(边际收益的)最大化集中指向,于校内市场的人才数量和各专业的相关性。

用人单位招聘边际收益是用人单位在招聘决策中以一个适合的成本来获得招聘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既然人才招聘已经市场化,那么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就要符合成本一收益原则。可以看到, '汽车、通讯等行业与教育行业一样,在不同专业的人才需求上具有内在相关性。例如教育行业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师范类各专业上,中小学在一所高师院校的校内市场将以较小的成本招聘到各学科教师,这使得师范类校内市场的大规模组织成为可能。而高师院校的非师范专业绝大多数是围绕原有的基础学科或学科问交叉设立的,这一特性使得非师范各专业之间缺乏内在相关性,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呈孤立的点状,不能共同面对同一行业的就业市场,不能产生类似师范专业共同和教育行业接驳形成的群聚效应。

对用人单位来说,则是提高了招聘成本,降低了招聘效率。所以,非师范专业不适宜组织大规模的校内市场,使得非师范专业的校内市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难以形成。这一认识,决定着高师院校非师范学生就业市场组织的工作方向及资源投入比例。

二、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对策(一)以大就业观为指导,拓宽校外就业市场

基于以上论述,以校园招聘会为主要形式的校内市场在解决非师范学生就业问题上存在局限性。这就要求必须摆脱惯性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认知的层面上进行非师范专业学生就业模型的重塑,在实践的层面上进行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组织体系的重建。在我国劳动力市场日益成熟和深刻变化的今天,在这个领域内的全部创新和探索都必须根植于对劳动力市场的深刻认识。

1.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初次就业市场)与再就业市场呈交融、整合态势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创始阶段,高校毕业生主要面向体制内的用人单位,体制外就业较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与再就业市场被所有制分割为近乎相互隔绝的两部分。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成熟,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在和再就业市场相互打通,呈现出交融和整合的态势。所以,面向校外挖掘潜在的巨大劳动力市场尤为重要。
 

2.就业市场呈多元分布,以大就业观拓展就业渠道

随着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就业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职业的种类大幅度增加;职业的开放性日益增强;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更加灵活。与此相适应,就业市场呈现出多元分布的格局。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多种非传统渠道可以吸纳毕业生;其次,各级各类市场对毕业生实行开放。所以,高校必须理性把握就业市场的多元发展,下大力气指导非师范学生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变消极等待为个体直接面向校外市场,变签约就业为灵活弹性就业,把就业市场经营和就业指导架构在大就业观之上,以此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3.毕业生就业呈日常化和社会化趋势

在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初期,由于计划体制的惯性,就业市场并不完全是依赖就业需求形成的。在就业市场的发展进程中,充满了行政和计划的色彩,表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季节性很强;招聘与择业的行为基本发生在校园。但随着高校完全学.分制的实施、毕业生择业期限延长、用人需求产生的随时性,两个市场的交融使得毕业生就业呈现出日常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学生就业活动的旺季与淡季的区别将趋向淡化。

4.构建非师范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型

从图2可以看出,校外市场远大于校内市场的容量,学校要打通非师范毕业生与校外就业市场的连接渠道,在培育校内市场的同时,把校园外就业作为当前非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建立立体化的就业市场。对于校外市场的每一个就业渠道,学校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二)建立市场预警机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提高专业的市场适应性所谓内向型思考,即从人才培养的内部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对于高

 

师院校来说,师范专业短期内不存在调整专业的可能,而非师范专业的开设则高度依赖于对市场的预测。同时,由于师范专业多年的成熟经营,与教育系统已经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而非师范专业办学时间短,尤其需要与市场的对接以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
 

1.建立可预期的、短周期的市场预警机制

学校就业工作管理部门具有反映市场变化的能力和优势。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就业市场预警系统,对社会职业结构及就业状况的中长期变化作出恰当的分析和预测,结合本校实际反映供求的大致走向,为学校的专业设置提供依据。

2.建立毕业生质量反馈的市场监测长效机制

市场是检验学生培养质量的晴雨表。就业工作管理部门要动态地监测市场对学生培养质量的反馈,反映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协调建立与培养环节快速的对话机射及时修正人才培养规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提供依据。

3.重新定位就业功能

从图3可以看出,就业工作管理部门韵功能不包括指导学生就业,而且包括对就业市场进行预警监测,向招生和培养环节反馈信息。这种反馈是协调联系发生的;而非行政指令的。就业的关键首先取决于专业的市场适应性,即市场是否有一定的需求,其次是就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既核心竞争力,最后是就业配置的环节。

综上所述,非师范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处理好这个问题既要从市场的角度进行外向型的外因思考,也要从培养的角度进行内向型的内因思考。要在非师范就业市场培育成熟之前,从全局寻求在一个时期内适用的混合对策,保障高师院校的战略转型和学生现时的切身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