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5:22:00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在不断变化。为适应市场需求,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对科类专业结构不断地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革。然而,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大学生就业市场变化与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历史的经验、教训警示我们:不要在眼花缭乱、复杂多变的社会变革面前忘掉了大学教育的本质特性。让我们记住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话:“学校越开放,对外部要求就越敏感,从而过于轻率地适应眼前需要而舍弃长远责任的危险就越大。”
[论文关键词]专业结构调整;大学生就业市场;短线专业;长线专业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到地方,从社会到学校都在极力寻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高校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结构设置与就业市场相互矛盾的大讨论,由此引发了一场高校内部科类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变革,这无疑是解决民生大计的当务之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一定要遵循自身的发展逻辑,遵循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专业结构的调整一定要与就业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坚持大学的办学理念,才能够保持大学的本性。否则,将会使大学的发展雾失楼台、月渡迷津。
一、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与高校专业结构的矛盾性分析
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是对国家现实经济结构的反映,同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是密切联系的。专业结构同文化、经济、社会发展能否适应,是衡量专业结构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从而必然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任何社会化生产都要求按一定比例分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所需要的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和轻重缓急关系,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种类,既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做到相对稳定,又要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变化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适。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及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科类专业结构的布设存在着相当的矛盾性。
我国高等教育的科类专业结构,长期以来偏重理工科类建设。这种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参照前苏联的模式确定的。以后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以及过多的行政干预等众所周知的原因,造成文、理科两大类专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调,文、法、商、经等专业比例明显偏低。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西欧、日本等,则是文科多于理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体制、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毕业生分配体制的变化,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便凸显出来。
(一)专业设置比例失调首先是短线专业与长线专业比例失调。一些专业供不应求,另一些专业则相对过剩;一些急需的专业规模较小或尚未设立,例如工科的交通、能源、海洋化工;农科专业,目前规模不大,比较薄弱,海洋养殖和捕捞专业还是缺门。
(二)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不少工科专业设置仍带有行业、产品、工艺色彩,学科性不强,不利于学生打好基础、拓宽知识面和增强适应性;不利于发挥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功能,影响学生知识更新。
(三)专业重复设置,效益低下有些专业只是名称不同,但其内容则大同小异。地区间专业的重复设置不仅使有限的师资力量人为肢解,也造成教学设备仪器的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使有限的资金、设备没有收到合理的效益。
因此,从高校专业结构的现状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矛盾性来看,对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
二、目前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中凸现的问题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就社会方面而言,确保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增长带动就业,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决定性条件。另一方面,高校的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做出适度的调整,能够更主动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的要求。近几年来,许多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市场对接的过程中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但同时也引发了相应的问题。
(一)注重眼前利益,短线专业发展过快有些高校根据就业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快速上马。甚至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在设置技工学校开设的专业,以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对近期社会需求量不大的长线专业,却采取了过度压缩与限制招生的办法。这种不顾社会长远需求,不顾学校性质及自身条件开办专业的做法,有悖于大学的办学理念。
(二)更新老专业,快速发展新专业许多高校紧跟就业市场,急速发展短线专业、来满足社会眼前需要。经常更新其教学内容,密切关注“新兴”的学科,忽视了对专业设置的预测和研究。这种“短”、“平”、“快”的办学方式,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盲目拓宽专业口径一些高校本着“通用”人才的培养理念,偏面追求人才的适应性。不按照国家的教育目的,不考虑高校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要求,不加论证地随意改变专业培养目标,它所导致的结果是“通用不通”、“专业不专”、“基础不牢”、“上岗无技术”、“就业无门路”。
(四)为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盲目合并或分解相关专业不综合考虑直属、部属院校与地方院校的专业设置特点。对短时期供大于求的专业不切实际地合并或分解,造成了师资力量的过剩或闲置。如,原来的师范院校升格为综合院校以后,让原本从事教师教育专业的优秀教师毫无准备地去从事所谓的新专业,同时原来的与师资培养的相关资源部分或者大部分被搁置起来。
(五)假借地方特色,增设无特色的“特色”专业各地区的高等学校假借为地方经济服务,不经科学考察地方特色经济,跟风设置“具有地域性”的专业课程,结果培养的“专门人才”,由于不能融入“地方特色”.毕业便失业了。
三、专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市场要保持“适度距离”
面对就业市场与高校专业结构的矛盾,我们务必要保持高度理性: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市场保持“适度距离”,才能够保持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专业的设置,既不能按照社会需要的多样性逐个加以设置,也不能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动而经常地调整,要相对稳定。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既要考虑市场陛,又要考虑计划性。专业设置的计划性是为了保证国家的整体利益、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专业设置的市场性是为了实现特殊利益和局部利益或短期利益。要注意到市场调节的随意性和急功近利的特点,正确引导市场,使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进一步认识大学教育发展规律,处理好就业市场与专业结构的相对矛盾性以及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大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遵循大学教育发展规律,理性推进大学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
一般说来,就市场机制与大学运行机制的关系而言,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大学犹如漂浮于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为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统一性要求所包围而处于“风口浪尖”上,市场运行机制往往要求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但是大学内部运行机制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机制去配置学校的各种资源。那种把大学发展及运行模式置于市场机制下的种种做法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有独特的见解:
就人才培养而言,他认为,人才培养与大学教育的终点——毕业生就业问题密切相关。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们所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并使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因此,大学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要关注和重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以便在更高层次上培养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就专业设置及其调整而言,他强调:新开设的专业,一定要以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决策的前提,减少或杜绝那种“见钱眼开”、急功近利的赶潮头现象,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未来;既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又要考虑自身条件、能力和基础,不可盲目发展——因为市场变化的高速度与人才成长的长周期是相互矛盾的。因此根据大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在面向就业市场进行专业课程改革中要要保持理性。
(二)顺应就业市场,调整专业结构应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1,处理好短线专业与长线专业的关系
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往往是短期现象,而教育具有周期长、效益滞后等特点。只凭当前的供需所反馈的短线信息来作为调整的依据是不科学的,还要根据今后一个时期的预测来确定是否长线或短线。即使经过充分论证确定某个专业是短线或长线,也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调整。如果短线专业一哄而上,必将形成过剩;“到现在,几乎没有哪所高校还没有创办计算机科学学院。但是,办学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新院系连主干课程都开不出,师资更是由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担纲。”长线专业一刀砍,摊子散了就很难恢复。对此,我国已有多次经验教训。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进市场调节机制是必要的,但办教育必须有长远眼光。有些专业,虽非目前急需,而从未来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趋势看,适量“储才”,还是必要的。对于这些专业,国家应当采取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
2.处理好专业口径的宽与窄的关系
专业划分太细,口径太窄,适应性差,这已是大家的共识。但为什么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口径越来越窄?80年代以来,专业目录把一些过细过窄的专业合并了,但未能完全付之实践。例如,1985年修订颁布的工科本科专业目录减为204种,而经过几年之后,实际上仍有300多种。并非纯属主观认识问题导致执行不力,也有客观原因。专业往窄的方向发展,原因之一是学科的分化。新学科从老学科分化出来,或两个1~21~学科交叉产生出来,原来老学科的内涵容纳不了新学科,必须分出一个1老学科较专、较窄的新专业,这在医药科类特别明显;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生产单位、用人单位,往往要求专业“对口”,高校最好是按行业,甚至按岗位、按产品设置专业。工科专业之所以越分越细,越设越窄,与用人部门要求“对口”培养“实用”人才关系密切。今后在人才市场“双向选择”时,宽与窄的矛盾,也就是教育界与企业界的矛盾仍将存在。这应当弓{起我们高度警觉。正如原剑桥大学校长亚里克.布鲁斯所认为的那样:最需要大学所提供的是教育年轻人足够宽广的知识基础,以现代的分析和沟通技巧;但遗憾的是,现在很多本科生课程已经过于狭窄和专业化,不足以给学生提供灵活的才智来适应多变的环境。本科学历应该覆盖一系互相关联的学科基础知识——例如,工程师得益于生物学知识,以及数学和他们本学科中特别的技术材料,当然,还需要管理和金融方面的技能,还应该培养国际化的视野,能够理解其他文化。而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是:高校提倡“通才教育”,拓宽专业;用人部门要求“专才教育”,“对口”培养。是否能建立一种既宽又窄,两全其美的灵活适应机制,这是当前许多高等学校在深化改革中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有的院校已经提出并试行“宽专业,窄方向”、“双学位制”、“主辅修制”以及“预分配制(订单式)”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矛盾。
3.处理好专业设置的变动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变动性是指专业结构必须随着经济与社会结构的改革、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合理的结构,只能是一种动态的结构,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合理的”或“优化的”结构。稳定性是指专业的建设要有一个过程,才能逐渐成熟,逐步提高。无论是师资队伍的成长,实验室的建设,图书资料的购置,教学经验的积累,都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频繁的变动,不利于教学、科研质量的提高。而且一旦专业建立了,成熟了,也要有相对稳定的目标与计划,才能发挥它的作用。频繁的变动,从众跟风,不仅一事无成,而且形成极大的浪费。正如《中国青年报》2006年6月5日报道的:“调查显示: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专业在‘滞销榜’中位居前列。”因此,搞好人才需求预测,有助于正确处理稳定性与变动性这一对矛盾。人才市场虽然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而时涨时落,在经济和社会出现重大变革的时期,它的变化尤其令人眼花缭乱,但在一定时期,各种人才的需求,还是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大体预测的。同时,正确处理好上述宽与窄的关系,如前所述,也有利于解决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矛盾。
4.处理好人才的需求与培养人才的可能性关系
社会的需求,是制约专业结构的主要矛盾方面。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科技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但由于师资、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又不能操之过急。不顾条件,增设专业或扩充专业,势必导致质量下降。例如,近年来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某些原来基础薄弱的专业,突然间成为“热门”,招进来的学生成绩很好,而师资力量却是问题,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要求;相反,贸然停办或停招某些长线专业,势必导致学有专长的教师隐性失业,贵重的仪器设备闲置,导致人力与物力浪费。社会只就需求方面提出结构改革的要求,而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不能不从可能方面考虑结构改革的种种条件。专业结构调整,只能是有计划地逐步进行,切忌一窝蜂地追赶热潮。
一些国外学者的见解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指出:“学校越开放,对外部要求就越敏感,从而过于轻率地适应眼前需要而舍弃长远责任的危险就越大。”日本教育家永井道雄告诫人们要警惕“现代大学的危机”。他说:“大学在社会工业化的进程中,正在逐渐地丧失其独立的形象,有的甚至不知不觉地作为社会的俘虏或作为一种手段而生存。”“当大学与企业结合得过于紧密,学术上又过于反映出实用性的时候,大学的创造性就会逐渐枯竭。”
我们必须把握大学教育的本质,遵循大学教育发展的规律,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理智。让大学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保持一定的“距离”。中国的大学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政治泛化”和正在承受的“经济冲击”警示我们:不要在眼花缭乱、复杂多变的社会变革面前忘掉了大学教育的本质特性。从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角度来思考大学教育的发展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决不能以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的思考方式替代对大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的探讨。高校科类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变革也不例外。大学教育在适应社会变革的同时,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必须经过冷静的判断、选择和审慎的试验。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