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5:22:00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现代性的一个后果。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解长期以来存在着误读。本文在厘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涵义的基础上提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刚刚开始,正在由输入状态走向双向流动的鼎立状态。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形成的,是现代性的一个后果。所谓国际化也就是国家间联结的增强。在中世纪,整个欧洲不同地区人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联系,然而“横贯欧洲大陆的基督教世界、伊斯兰的乌玛和其它组织的大规模的宗教性会社的现象……存在于前现代的世界之内,跨越了遥远的距离,并且联结了庞大数目的人群。这些‘想象的社会’怎么能够跟我们今天可能具有的全球联系的感受相提并论呢?”…而且在当时欧洲的国家概念和实质跟今天是何等不同。“在前现代社会中跨地区旅行是多么困难啊,既艰苦又总是充满了危险,……对前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而言,tmvd(旅行)和‘travail’——痛苦或是艰苦努力——之间在词源学上的联系,真是再明显不过了。”¨所以国际化的概念是建立在国家概念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的。
一、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误读
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解有很多偏颇的地方,出现了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种种误读。比如,提到高等教育国际化,我们就立刻想到高等教育思想、制度、课程、人员(包括学生和教师)等的与国际接轨,在措施上就提出加大外文甚至仅仅是英文课程的量,推行英文教学,加大人员互派等等。如果单纯这样理解的话,那么高等教育国际化必然带来很多问题,甚至会被扭曲为一个可怕的东西。就拿直接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来说,高等教育的入学者主要是刚刚完成学业的中学生,而各个国家在中等教育阶段的差别是很大的,在此情况下直接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可能会带来诸多问题。日本学者“喜多村认为,从1877年东京大学创办到1976年联合国大学在日本成立,是日本大学国际化的过程。但东京大学早期的聘用外国人教授,用外国语、外国教材进行教学只是‘权宜之计’。随着东京大学毕业生和回国留学生日渐增多,外籍教师被逐步辞退。到明治中期,基本上实现了由日本人、用日语进行教育的大学‘民族化’或‘日本化’。州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学习借鉴别国,但是对某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模式的移植不叫国际化。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代高等教育从肇始到1956年先后经历了“日本化一美国化一欧洲化(法国化、德国化)一苏化”的过程,1956年之后开始自我摸索,直至文化大革命。1978年的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中国经济领域的开放,也是整个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开放。它带来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重新开放。一开始主要是恢复高等教育,真正能对国际社会产生影响力则是之后的事。虽然伴随着对这一概念的误读,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有很多偏差,但即便仅仅是一个开始,它仍有其不可抹杀的功绩——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性确实从此得到不断地增强。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正读
大学一开始就是国际化或者说是欧洲化的,因为大学最早诞生在欧洲也仅仅存在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国际化的实现跟基督教是分不开的,“正如雅克勒戈夫所言:同样是作为行会组织的中世纪大学与其它行会组织相背离的一个基本方面便是它‘没有对地区市场的垄断权,它的整个领域是基督教世界”’。当然,中世纪的大学规模很小,教师和学生的数量都不可跟今天相比,但是“存在着虽是一小部分、但流动性更强的知识精英型的人文学者牧师,他们因为拉丁语和阿拉伯的‘神圣的手写语言’而团结在了一起”¨但是我们也决不能就此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与今天仅仅是规模和水平的不同。今天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历史上的国际化相比,在动因、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有本质的不同。“东京大学高等教育学著名教授天野郁夫指出:‘在以拉丁语作为共同语言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国际化并不是一个重要问题。’大学的国际化,是大学成为‘国家的大学’即近代以后所固有的问题。换言之,当今时代的大学国际化问题,是国民国家时代大学固有的问题,和中世纪大学传统的国际性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问题。”中世纪大学的国际化仅仅存在于基督教的世界里。这种国际化建立在基督教世界的某种程度的统一的基础上,而且国际化的中介是拉丁语和神圣的圣经,而今天大学的国际化则是和科学分不开的。
国际化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平等基础上的交流和合作,国际化应该是一个缩小差距的过程,理想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该建立在高等教育发展相对均衡的基础上。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该是一种对流的双向状态,而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输人,否则国际化的结果只会形成一种“中心一边陲”状态,这样的国际化跟殖民化就具有了相似的含义。国际化的大道不是单行道,也不是用黄线隔开,彼此方向分明的双向道。双向道虽然是很大的进步,但却是一种初级阶段,你来我往的繁华的步行街或许是一种较好的状态。但是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不同的水平,并从认识和交流层面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分为五级水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级水平……认识层面认识到本国之外它国高等教育之存在,并且初步认识到其与本国高等教育存在差异,出于好奇心想了解它国高等教育;交流层面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如与个别国家和地区开展不定期的人员交流和学术交流。…五级水平……本国高等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经验知识输出国,制度与规则的制定者,国际文化和国际教育的交流中心和培训中心。本国的民族化构成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这里仅仅引用一级和五级水平,但是通过趋势的分析就可以从中看出在这里明显蕴涵着一种霸权的思想,即谁主导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谁的民族化的结果成了各个国家国际化的对象,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最高水平的国际化。这种看法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的目标应该是国际高等教育之间差距的缩小。当然我们不是要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倒退,而是要后发国家在学习它国的同时树立自己的特色。“民族化的就是国际化的”,这句话具有某种合理性,因为民族性的扩展和交流就是国际性。“国际化的目的应该是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可以说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是一种提倡国际理解和世界团结的教育”。
在地区和国家之间差距还很大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很容易变成是美国化或欧洲化等向着同一化迈进的状态。在高等教育结构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盲目照搬某一国家某一层次的高等教育模式只会扭曲一国高等教育的本真属性,影响一国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连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也要求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而且也在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努力,所以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各国之间协作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不是“某一国家化”更不是同一化。如果仅仅是同一化则国际化只会带来高等教育的虚假繁荣,加剧高等教育的风险。国际化的主体应该是一个个国家,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各个国家在学习的同时必须树立自己的特色。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应该是开放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现代性的时空中一系列因素驱动下的历史必然。我们不能逃避国际化,但也不能摒弃“非国际化”的概念。国际化与非国际化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英国学者约翰·汤姆林森在界定全球化的时候是这样说的:“人们对全球化的基本认识是说,全球化是现代世界的一种经验主义的状况,我们把它称之为复杂的联结……就是快速发展、不断密集的相互联系和互相依存的网络系统。”根据以上理解,笔者认为,我们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可以有以下几个参考标准:开放性、影响力、参与度。一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依据以上标准可以粗略地区分出其所处的状态,即输人状态、输出状态、双向流动鼎立状态。当然;除此之外则是一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之外的封闭状态。输人状态就是具有开放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对外具有很小的影响力或没有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化,但主要是学习和引进。输出状态就是高等教育高度开放,在制度、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积极提倡和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留学生的主要输人国和高等教育不发达国家的学习对象。而鼎立状态就是高等教育具有开放性,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化而且是一种自立自觉自主的发展。国际化鼎立阶段的开端是一个国家对外影响力的开始。这种划分更多地类似于一种状态的描述,在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阶段界限。“通用性、交流性、开放性。喜多村以此‘三性’作为日本大学国际化的指标或目标。”虽然和本文说法不同,但认识上基本是统一的。
我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末开始了大众化的进程。大众化不仅仅使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迅猛扩大,更为重要的或许是大众化带来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巨大变化。比如,民办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与发达国家具有了更多相通之处。这样我国在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上具有了更大的空间。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移植学习和自我摸索,已经具有了丰富的经验。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自己的特色的高等教育结构和制度是我们现阶段甚至这个世纪的主要任务。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正处于由输入状态到输出状态的过渡阶段,要使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达到鼎立阶段,努力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水平和高等教育各个层次的整体质量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