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5:22:00
落后的大学制度是制约中国高教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瓶颈,因此,必须重新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是一种理性行为,需要同时关照大学的本性、大学扎根的民族、大学所邂逅的社会现代化浪潮,以保护大学的本体性、张扬大学的民族性、展示大学的现代性为旨归。
论文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本体性;民族性;现代性
制度文明既是社会文明的显著表征,也是巩固、维护和推动人类文明的重要保障。我国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实施了超常规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事业在量上得到急剧扩张,迅速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在质上仍然受到广泛的质疑和批评,高校教育的发展遇到严重的发展瓶颈,而且是制度性瓶颈。为此,学者们就如何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见仁见智。笔者在此提出几点拙见,以求同行赐教。
一、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必须关照大学的本体性。
以呵护大学灵魂为己任不论是从字面上还是从内涵上看,“现代大学制度”都是关于“大学”的制度,理应专门为“大学”量身订做,然而,中国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这一重大问题上,从未真正关切制度主人,从未考虑大学的制度需求、大学当下的生活状态以及感受和希冀。在中国百年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史中,大学被剥夺了构建自己制度的权力,构建者也不是从大学组织的本性中去寻找构建理由,而往往是简单套用其他组织制度,因而常出现制度“反客为主”和“制度强加”现象。即使是在当前,中国大学制度仍然既不是真正的“大学”制度,更不是真正的“现代大学”制度,在大学制度框架内,无谓的制度叠加和“有意”的制度真空的双重现象仍然严重,权力越位和权力缺位的现象同时存在,非理性的制度安排窒息了大学本性,扼杀了大学生命,集中表现在:(1)在宏观方面,采用行政制度管制大学,大学成为的附庸,大学无管理自主权、无运行主体性;(2)在中观微观方面,大学采用行政方式管理学术活动,学术权力成为行政权力的附庸,学者无学术自主权、无探究主体性。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大学成了官场、营利场,唯独不像学园、精神家园。因此,有学者形象地将中国的大学比喻成是一位戴着锁镣的舞者。无疑,这锁镣就是制度锁镣。
大学之所以是大学,是因为她是社会高深学问的中心,是一个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机构,是一个知识创造、积累、传播和转化的场所,是一个维护、传承、引领人类文化的学术组织。高深学问的复杂性、探索高深学问活动本身具有的创造性以及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要坚持以学术权力为基础,实行大学自主办学,依靠教授治教,这是大学的本性和灵魂,须有力的大学制度作保障。所以,大学制度要关照大学的本体性,关键就是大学的所有制度、所有有关大学的制度都要呵护好这一大学命脉,建立、完善、巩固可以让大学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真理探究、思想辩驳、文化创新”上的自主性、让学者充分地“思考和观察而没有偏见,批评而没有恐惧”的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关照大学本体,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必须把大学当做大学来看待,把大学当做大学来维护,把大学当做大学来管理,保护大学品质,呵护大学灵魂,保障大学疆域。正像伯顿·克拉克所说那样,无论在什么年代,大学“仍旧必须是大学,永远为植根于科研、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价值所主宰”,因此,大学制度构建要始终以大学为逻辑起点,真诚服务于大学的科研、教学和学习。
当前,大学制度要维护大学的本体,关键在于完善大学内部事务大学做主、学术事务专家做主、探索活动学者自主的制度规则,使大学和学者拥有足够的力量和适当方式制衡各种有可能侵蚀大学根基和大学灵魂的外在力量。
总之,中国大学制度只有关照大学本体,中国大学才能回归大学本真,充满灵性、施展魅力,才能以大学方式完成人类赋予的使命,并从中获得社会的尊重、敬畏、信赖和支持。
二、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必须关照大学的民族性,立足大学扎根生长的民族土壤
诚然,现代大学发源于欧洲,并随着大学制度文明而获得繁荣,也因人类文明的无疆域陛而获得世界性认同和借鉴。一方面,大学以及与大学相寄共生的大学制度是人类发展史上最灿烂的文明之花,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文明成果,我们有理由有权力分享,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和现代大学。另一方面,任何大学都不是空中楼阁,都是一种现实中的社会存在,她的生存和发展与她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其中最大的环境就是大学所处的一国的国情。因此,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就必须建立中国式或中国化的现代大学制度,而不是欧式、美式或别的什么式的现代大学制度,这是无可质疑的事实,也是不可颠扑的真理,更是一个必须吸取的深刻教训。在这一问题上,中国先哲们关于“世界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论断为我们提供一盏闪耀的哲学之灯,世界大学制度移植史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范例和深刻的启示。历史上,世界学术中心从意英法转移到德国,再从德国转移到美国,以及日本新一极的形成,都是现代大学制度的移植与重塑的结果,其中给我们深刻教益的是,德美日三国都不是大学制度上简单的拿来主义者,而是经过艰苦卓绝的民族化过程。
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关照大学的民族性。首先,大学制度构建者应准确把握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制度等等方面特征、历史、现状和未来可能的走向。其次,大学制度构建者应深入考量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责任、民族历史、民族现在和民族未来,专注思考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制度底蕴和价值根基,在大学制度构建过程中始终自主自觉地寻找民族性制度基点、挖掘民族性制度价值、采拮民族性制度要素,同时,制度不仅要利于承传民族精华、高扬民族精神,还要利于摒弃民族糟粕、创造民族新尚。再次,大学制度构建过程中要始终深入思考世界性大学制度和民族性之间的直接融合问题,在普适性与民族性之间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契合点、镶嵌点、渗透点和交融点。
最后,大学制度构建者应汇聚中华力量,表现中华勇气,运用中华智慧,实现先进现代大学制度从世界性到中国化的实质性转化,完成世界先进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的民族化历史重任。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过程也就是中国大学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华文化悠久精深,文化的渗透性决定了中华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国大学精神的内核要素之一。比如说,中国儒家的“中庸”、“以德治国”、社会本位,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重育轻学鄙术、重集权和轻自治、崇人治尚权威、官本位等文化因素,还有道家的“无为而治”管理理念等等,并且已经不可避免附着于原有的制度体系以及体系中的个体身上,还可能会无意识影响新制度构建者和制度规范mj--象的思维方式,影响新制度的质量和实施效果。因此,大学制度构建者对民族文化要有深刻的认识、智慧的眼光和反判精神,充分发挥制度在挖掘、承传、弘扬优秀文化,摒弃、改造消极文化,并不断创造更高层次的民族文化和管理思想方面的规制、塑造和引领作用。
总之,中国大学制度只有关照大学的民族性,中国的大学才是真正的中国大学、中华大学,才富有民族韵味,具有中国风范。
三、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必须关照大学的现代性,正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发展趋势
中国大学处于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现代化大时代,现代性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开放创新、民主法制、多元化、合作竞争、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全球化等等,而且这些现代特征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大学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适应现代社会,吸吮时代精华,富于现代精神,因此,大学制度应利于大学汇聚现代性。
(一)开放性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大学处于开放的环境之中,又是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学具有开放性才具有现代眭,因此,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具有开放性,利于大学形成开放的运行机制,利于大学在开放中接受挑战、在开放中抓住机遇、在开放中茁壮成长。
(二)创新性
创新是人类所独有,是人类发挥智慧力量的集中表现,在现代社会,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作为与高深知识、先进科技有天然密切联系的学术组织,大学具有社会其他组织所无法拥有的创新优势,因此,大学制度应着力于培育大学的创新意识,点燃大学的创新热情,挖掘大学的创新潜力,提高大学的创新能力,放大大学的创新功能。大学缺乏创新,就无法完成真理探索使命,教学和社会服务功能也就失去支撑力量,最后会不可避免造成大学功能的全面萎缩。
(三)民主化
民主是现代社会显著特征之一,法国社会学家阿兰·佩雷菲特甚至认为,现代化的本质是民主化嘲,而大学的本质特性决定大学具有民主偏好和民主诉求,大学又是推进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大学制度的构建要发扬民主精神,制度创设要致力于维护大学的民主管理、密切大学内外部之间的关系、拓宽大学参与社会民主建设的渠道、提升大学引领社会民主进步的能力。
(四)法制化
法制化是现代社会又一个显著特征,因此,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要纳入社会法制建设的大框架之中,建设有效有力的现代大学制度本身就是社会法制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化要求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要符合宪法精神,要科学合理,实施起来要高效有力。
(五)多元化
世界形态原本是多元的,多元才能丰富多彩。然而,传统观念关照下的大学制度强调“大一统”,倡导一种形态对别的形态的排挤、威胁、吞噬与革命。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大学生态受到严重破坏,资源浪费惊人。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深化,人们对多元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多元化”已经成为描述现代社会特征的关键词之一,“各美其美、美入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成为人类社会追求的现代化目标之一。
处于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大学必须走多元化道路才有希望,多元意味着各具特色,与和谐共荣,多元有层次多元、类型多元、形式多元、特色多元、价值多元等等,因此,大学制度的构建必须尊重这一世界事实和顺应这一现代潮流,竭力为大学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制度环境、生长空间和运行规范。
(六)合作竞争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既倡导合作又充满竞争的社会,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国家都逃脱不出合作竞争的生存原则。大学亦不例外,因此,大学制度要利于大学的合作竞争,创设大学合作平台,提供大学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大学制度要利于大学之间的功能互补和资源共享,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利于提高实力和竞争力。
(七)知识经济、信息社会与全球化
在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成为最基本最宝贵的资源财富,全球化成为最显著的特征。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来说,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和挑战同在,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大学要生存发展,必须积极应对潮流、主动参与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大学价值,以赢得支持、资源和声誉,从而提升地位、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大学的特陛使其天然成为社会最富有的知识库和信息库,因此,大学制度构建就必须利于大学发挥在创造、积累、体系化、传播、应用知识和信息上的优势,利于大学抵御风险、化解危机、创造机遇、抓住机遇和预测未来。
就当前中国大学制度的建设状况而言,要应对开放性,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完善大学战略决策和质量评价上的外部人参与制度、畅通真实的学校信息公开制度、科研开发上的校企联合制度等。要应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就必须健全客观公正公开的教师学者(包括学生)评价制度、合作竞争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还要通过制度改造培育良好的创新竞争氛围、优化创新合作团队、拓展畅通各种沟通交换渠道。针对世界的多棒l生特质,就必须通过制度安排规避大学的纵横趋同,引导和激励多样性发展和特色化发展,优化和保护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在民主化方面,最紧迫的任务是制定科学合理而又具体明确的各活动主体的职责、任务、权利以及议事议程和活动规则,完善各种利益主体的利益表达机制。而当所有这些制度都健全完善并得到有力实施之时,正是大学法制化建设实现之日。
总之,中国大学制度只有关照大学的现代陛,中国大学才能在风云变幻的现代环境中,从容淡定、游刃有余,展现出风情万种的现代大学风貌。
四、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必须同时关照大学的本体性、民族性和现代性
大学制度关照大学的本体性就是关照大学的灵魂,关照大学的民族性就是关照大学建设入和大学服务对象,关照大学的现代性就是关照大学所面向的整个社会以及人类未来。其中,大学的本体性是根本,是制度建构的第一坐标,所有的制度都要紧紧围绕大学的本质特征,并能最大程度地张扬大学的本性来创设。在这一坐标上,制度构建更多的是遵从真理原则。大学的民族性是大学制度构建的第二坐标,所有的制度安排都要立足于大学所生长的民族内涵,服从本民族历史要义和历史使命。在这一坐标上,制度构建更多的是遵从价值规律。大学的现代性是大学制度构建的第三坐标,所有的制度安排应在深切关注大学的生存环境、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遥指未来动态基础上创设,大学制度要为大学创造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和化解危机服务。在这一坐标上,制度构建更多的是遵从事实原则和开放原则。同时,大学的本体性、民族性和现代性这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砥砺、相互生发的,没有了本体性,大学也就失去了自我;没有了民族性,我们就失去了大学;没有了现代性,大学也就失去了未来。本体性为民族性和现代性提供着陆和驰骋的空间;民族性为本体性和现代性贴上标签,并扩展了本体性和现代性的深度;而现代性为本体陛和民族性开辟了未来道路。对此,大学制度构建者必须有着清醒的认识。
正如宇宙中的三维空间那样,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只有同时关照大学本体性、民族性和现代性,并使这三种力量得当契合、合理匹配和均衡发展,大学制度才显得高大圆润,她所关照的大学也才能长得丰满、强健、睿智,拥有广阔的生长空间,我们也才有理由说,我们正在构建的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民族性)现代(现代性)大学(本体性)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