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期刊之家,学术咨询热线:18516839303
按期刊之家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探讨

时间:2023-04-12 15:22:00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调和学训矛盾,在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中须进行种多种革新。树立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与竞技体育的发展相统一的教育价值观;树立以促进运动员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同时要注意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教育观;教学法

  竞技体育训练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挖掘运动员体能,争取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运动员文化教育目的是为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因运动员学生时间与精力的有限性,学习与训练成为竞技体育领域里运动员培养过程中的一对主要矛盾,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但学训并非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时刻,学训调和既是运动员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需要。要使学训调和,一方面要加快体育体制的革新并在大力发展科学运动训练的基础上释放更多学习的时间与精力给予运动员,另一方面对运动员文化教育本体的研究同样必不可少。学分制、长学制便是从管理体制上对传统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革新,还有相关的“体教结合”研究则是对传统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革新。然而当前,一种新的科学概念教学模式——建构性教学(constructivistteaching)正在科学教育领域中悄然兴起。在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中进行建构性教学研究值得关注与尝试。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构主义在科学教育领域中逐渐流行起来,到90年代后期,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主导性观念,它被看成是发展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基础。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哪些主要因素等,因此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的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建构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为当今的素质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中较为先进的理念和行为模式。许多学者认为,建构主义的这些思想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学的正确目标,它对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2教育观念的转变——树立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与竞技体育的发展相统一的教育价值观

  我国竞技体育的迅速崛起可以说得益于我国运动训练的体制,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兴办竞技体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这种运动训练体制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越来越表现出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一面,优秀运动员在这个训练体系中脱离文化教育、片面发展,而当其退役,面对就业市场又不能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进而又导致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匮乏。为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蒋志学在“全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质量评估现场会”上强调指出:“要对运动员的一辈子负责”。这样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既是对运动员的负责,同时也是对竞技体育的负责。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映射到竞技体育领域,必然要对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引发教育观念的变革。所谓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竞技领域中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观念的革新问题,对推进运动员文化教育进程与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确立什么样的主导教育观念,不仅关系到运动员文化教育是否能适应现代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且反映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发展的水平。
  新时期,体育作为工具的价值取向不断弱化,人的价值取向逐渐强化,以人为本将成为新世纪竞技体育发展的人文核心。只有当人们真正认识到人的主体作用,并在实践中自觉地体现人的主体价值时,未来的新世纪竞技体育才能朝着体育的主体——运动员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方面演进和发展这样就需要确立以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来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观念,改变以往片面强调运动训练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价值取向。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确立,在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进程中,教育观念变革的势必如下: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与竞技体育的发展相统一的教育价值观。
 3教育质量评价观的转变一树立以促进运动员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育质量评价观

  竞技体育主体一运动员是特殊的群体,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肩负训练与学习的双重任务。其有如下的学训特点:竞技运动呈现早期专门化的趋势,启蒙年龄越来越小,自业余训练到进入体工队是逐步脱离原有教育环境,运动训练不断强化,文化学习相对弱化的过程,这使优秀运动员成为文化基础先天不足的群体;训练与竞赛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运动潜能,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因此优秀运动员日常承受着极大的生理、心理负荷,可用于文化学习的时间、精力与同龄人相比严重不足;不同运动项目、技术水平和年龄阶段的优秀运动员学习状况、训练安排、比赛任务等个别差异十分显著。
  尽管运动员的学习特点明显区别于普通的学生,但是其采用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法依然与普通学生一样。传统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法局限于书本知识,强调共性,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倚重量化,评价主体单一,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尤其缺乏评价运动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发展新知识的能力。这样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法,不但不符合运动员的学习实际,无助于运动员个体的发展,而且还有碍于学训矛盾缓解调和。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运动员学生的学训特点而确立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应呈现如下特点:(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3)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4)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5)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_9J。

  4教与学主体的角色转变

  4.1教学者的角色转变
  在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过程中,受传统“重物轻人”、“重训轻学”培养思想的影响,教师作用不明确、不能很好发挥,教育质量大受影响。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合作者、帮助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因此,在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过程中,还必须基于建构主义、结合优秀运动员的学训特点,加快教育者的角色转变。
  4.1.1做运动员的导师
  教师的角色不再以知识的传播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教”转变为“导”——引导、指导、诱导、辅导和教导。诚如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说,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掌握着舵,学生用力把船划向前方。
  4.1.2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因受学训矛盾的影响,优秀运动员文化基础较同龄青少年差,理解力与接受力受到制约。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运动员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促使运动员学生将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的知识的意义。
  4.1.3课程开发者
  因学训特点决定了优秀运动员的教育不可能简单地等同于普通学生的教育,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必须既要符合教育规律,又要有自身的特点,这样课程的开发就离不开一线教师努力。在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过程中,还应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来进行一堂课设计内容与结构、丰富资源的操作,或与其他教师通力合作,改变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内容、技能和教学方法。
  4.1.4研究者
  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做研究者,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以往人们过多地强调了教师传递知识的功能,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在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过程中,难度大、问题多、极富探索性,教师的研究应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运动员进行开展。
  4.1.5学习者
  在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和终身化学习的社会,教师要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技能,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尤其在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领域,特殊性强,挑战更多,更需要不断地学习。

  4.2学习者的角色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市场经济主导的就业市场给优秀运动员的二次就业增添了不少困难。因此,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在我们取得的大幅度提高优秀运动员学历层次的成绩时,付出的却是社会甚至优秀运动员自身对这些学校教育质量的质疑的代价,距“提高优秀运动员文化水平、帮助其走向社会顺利再就业”的目的仍有较大差距。作为学习主体的优秀运动员要想在未来就业市场有立锥之地,运动员不仅需要顺利入学,而且必须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能顺利实现再就业,所以运动员拿到的不仅仅是一张文凭,而是能否真正掌握转化为生产力的知识,故运动员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与能动性,重视自己学习者角色的转变。一般说来,传统的学习者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角色,学习是复制的、接受的、复述的、竞争的和指令性的。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认为,信息时代的学习追求的是有意义的学习,它具有建构的、交流的、阐释的、协作的和反思的特点。
 

 因此,基于建构主义,优秀运动员学生应当朝以下角色转变:
  4.2.1主动的学习者
  运动员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以达成学习目标或某种结果。
  4.2.2反思的学习者
  运动员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认知工具,阐释自己学习了或掌握了的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决策过程,实现内部的自我协商,制定调控策略。
  4.2.3交流的学习者
  本质上来讲,学习是一个社会的、对话的过程。运动员在学习过程中,其要与校内和校外的学习者、实践者中的成员开展交流与会话,在协作交流中,相得益彰,共同提升。
  4.2.4意图的学习者
  运动员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行设定明晰的学习目标,决定学习重点,自主自觉地追求学习成就,坚韧不拔地朝既定的认知目标努力。

  5学习方式的变革

  运动员学训矛盾由来已久,可以说,我国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从建立之处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解决这个矛盾的努力,但一直未能较好地解决。显然,缓解学训矛盾、调和学训矛盾还需要从教育内部着手,争取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的状况下,尽可能地帮助优秀运动员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对运动员的一辈子负责的应该是运动员本人,只有运动员自己才能对“一辈子负责”。依据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运动员学生必须改变传统被动的散漫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指影响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相对稳定的形式,是学习方法、习惯、意识、态度、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的总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运动员能成为学习的主人,需要有积极的学习方式。

  5.1自主性学习
  基于建构主义,运动员教育应当注重转变运动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主性、被动性、依赖性的状态,把学习变成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使他们的学习不再是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操控,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革新应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元认知能力,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主体性和参与性两方面。主体性保证自己能动起来,有自觉性、积极性和预期性;参与性保证自主性不是任意而为的,而是与社会、集体和谐统一的。自主性学习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其一,自主性是优秀运动员适应独立学习、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和教育终身化,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保证;其二,行为自主性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必然走向和成熟的特征表现。竞技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运动员。唯有自主,运动员个体才能适应竞技体育事业中的新环境、新变化,主动刷新知识和能力结构,才能有效地融入竞技体育训练,同时自觉地规划和实现自我的人生进程。

  5.2创新性学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离不开创新性的学习。创新性学习有别于从传统的维持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在本质上存在不同。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中创新性的学习要求运动员能处理好“学会”和“会学”的关系。“学会”是指构建必要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基础,掌握某些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态度、方法、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会学”是指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各种学习能力,如记忆、思维、观察、想象、表达和信息能力等,其中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性的学习还要有高水平的非智力素质作动力保证,而这些非智力素质正是运动员培养过程中普遍具有的素质,也是常人无法比拟的。运动员的学习应从传统的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

  5.3个性化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个性化学习是学习者充分发展的前提,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差异和实现教师指导的针对性的教学理念。
  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是人发展的显著特征。个性化发展有赖于个性化学习。在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过程中,因为不同年龄阶段、技术水平和运动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学习状况、训练安排、比赛任务等个别差异十分显著,实际教学活动中的班级、课程等选择与安排遇到了困难,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已显得力不从心。每个运动员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运动员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运动员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的运动员学生所需的时间及所需的帮助不同。个性化学习在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中就显得必要并可能。

  6结束语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强调的是“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在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中应该呈现“发挥主导性,体现主体性”的教学局面,勇于尝试,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视野下的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充分调动与发挥运动员学习的主动性、目的性、创新性,必将推动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革新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也必然对运动员个体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必然推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