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期刊之家,学术咨询热线:18516839303
按期刊之家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工科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3-04-12 15:22:00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和学习环境等方面阐明了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根据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定位,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双语教学的内在联系及目前工科双语教学的问题,探讨了工科双语教学的教学策略。

  双语教学的出现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是信息时代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正趋向于教育方式的国际化和人才培养的综合化。自从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来,高等院校不断推广与普及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以外语应用为目标,实现语言形式与学科内容的统一,既学习语言形式也学习学科内容。双语教学也是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它在“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造就完美人格、提升竞争力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使用外语进行教学,就是以语言应用为目标,实现语言形式与学科内容的有机统一,“以育人为本”是双语教学的最根本目标。双语教学目前已经在各高校开始进行探索和实验,如何从理论上进行突破创新,实践上予以总结提高,尤其在操作模式上进行深入研究,以指导双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和防止走人误区,是双语教学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高校工科双语教学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双语教学的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内容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哲学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建构主义称为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形式。它是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理论。该理论最早由认知发展理论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此后维果茨基、奥苏伯尔、布鲁纳等众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又丰富和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的帮助或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隋境”,即情景,创设情境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地利用特定的情境,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协作”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的一种策略;“会话”即商讨或讨论,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白勺、。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就是: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有意义”,首先必须提供一个“情境”,学生采取“协作”与“会话”的手段来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2.建构主义理论体现的基本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和学习环境等五个方面。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是对客观实在的准确表征,而是一种解释或假设它是由人建构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因此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与传统的学习观相比,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有着明显的特征。学习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经验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构建是学生主动的构建而不是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获得自己的意义;学习意义的获得,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解;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指学习者把外在的信息纳入到己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顺应是指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外在信息产生冲突,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或变化,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是主动的思考者、提出问题者、问题说明者、解释者,学生对获得的信息通过理解、提问、解释和应用等方式进行建构和再建构,才能变成其认知结构中的知识。

  建构主义的教师观强调学生学习的自我建构,教师便由传统的知识呈现者、传递者,转变为学生意义建构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教师的作用应当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或合作者。

  建构主义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情境、任务、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即学习者的知识是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下,为了完成问题解决类的学习任务,借助于与他人之间的协作交流,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二、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与教学本质

  有人认为高校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首先是为了满足既定社会和文化环境的要求,即达到满足社会需要的目的。它的目的是多面性的,包括语言目的和专业目的。其语言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两种语言水平,专业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的学科成绩达到一定的水平。高校双语教学目标则更凸显直接和实用的特征,其主要有四个:第一,专业外语的基本应用。高校双语教学将学生的外语学习从传统的“研究式”学习转入“应用式”学习,并且加入了专业背景,使学生的外语学习终于有了一个正式的“实战演习”场地;第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双语教学中大多是引进原版教材进行教学,通过使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能将国外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变化、最新的统计数据、完整的国外文献资料以最快速度传递给教学者,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国际的接轨,课程内容的优化;第三,信息资源的研究学习。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式学习的能力,就需要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尽可能大量接触国际前沿的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多数是外文的,其运用第二外语进行阅读、写作和提炼信息的能力极大地影响着学习和研究的效率;第四,专业级别的国际交流。经济的发展以及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使得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双语教学的内在联系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双语教学具有相同的心理学基础。维果茨基认为,语言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至少当语言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语言对认知的发展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

  其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够适应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双语教学的特点及时代发展的趋势,迫切需要高校在双语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昕),更新教育理念,确保其实施效果和质量。第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是加大高校双语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建构主义从全新的视角研究学习问题,强调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是学习者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交际过程中产生社会互动的结果;第二,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是促进高校双语教学手段改革的需要,在高校双语教学中,革新教学手段,采用信息技术,是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具体运用,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实现对教学更优化的组织、管理及提高教学效率;第三,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是促进高校双语教学环境改革的需要,由于我国双语教学开展较晚、经验少,再加上我国是个单语国家,就更要求高校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个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特别是结合学生相关学科创建相关学科外语和专业外语的语言环境,以增强学生的科技外语和专业外语能力。

  四、建构主义应用于工科双语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目前工科双语教学的问题

  1.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清

  据调查,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清,主要是因为:第一,高校对双语教学的内涵存在误解,造成学生认为“双语教学”等同于“语言教学”;第二,教师对双语教学的内涵存在误解,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由于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认识不清,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科课程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混淆了双语教学的形式与目的,将双语教学看成了语言教学。

  2.教学内容的设计超过学生的负荷

  由于专业技术词汇并非普通交际英语,因此生词量大,会影响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听课质量。由于我国体制等历史遗留因素,外语教学存在重知识、轻技能的弊端,学生的基础不好,从而学生会感觉教学内容设计太难,超出了大多数学生承受的范围。

  3.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

  双语教学的最直接实施者是双语教师,没有高素质的双语教师,就无法实施高质量的双语教学。但目前特别工科高校的一些双语教师,虽然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备课,但由于不敢自由发挥,不敢多讲教案上没有的内容,师生间无法自由交流。而作为双语课教师,应考虑如何使学生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激发学习研究兴趣,引导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而不能单纯地考虑某一术语用外语怎么说或者语法会不会出错。总的来说,双语教学不能成为外语教学的辅导课,双语教学课不是单纯的外语课。
 

4.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双语教学对师资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专业水平,还要求教师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而目前某些双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同时又缺乏专门的双语培训,因此造成双语教学的水平不高。

  5.双语教学的环境不佳

  缺乏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学生潜意识里会对双语学习有畏难情绪,毕竟用母语学习和表达比用第二语言轻松、自如。而目前在语言环境上,教师和学生缺乏外语交流的氛围,同时在思维环境上,大多数教师对双语教学的目标还停留在表象认知的阶段,他们认为双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的外语水平上升,而对双语教学的终极“知识目标”理解不足。

  (二)建构主义应用于双语教学的教学策略

  1.支架式策略

  在整个支架式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挖掘专业知识内涵,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双语氛围及教学支架,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活动与用外语讨论,合理运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依靠学生的学习经验,相信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双语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不断地缩短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抛锚式策略

  在整个抛锚双语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使学习者能够处在一个真实、完整的双语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教师的指导教学以及学习小组中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从识别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接触更多的学科以内的知识。并且学生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和日常用语的交流。

  3.随机式策略

  在整个随机式双语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为学习者提供可供选择的多种学习需要,通过学习者的主动选择和探索、教师的指导教学以及学习小组中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从识别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在真实的双语情境中,以形象多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且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息息相关的概念和结构,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接触更多的学科以内的相关概念和专业外语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