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5:22:00
时代呼唤主体性教育,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学习是学生积极建构的过程,对学生的角色以及教师的作用都有崭新的定位,这对于教育改革,尤其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学习知识的积累、智能的开发与人格建构、个性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主体性形成的基础。离开了知识的丰富,主体性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认知方式的丰富、完善与主体性发展是统一于同一过程之中的。因此我们讨论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就必然关涉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生成知识的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它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何种关系?建构主义学习观较有说服力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充分发掘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于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
一、主体性教育,时代的呼唤
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全世界迎来一个教育思想大变革的时代。其发端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尤其是人的主体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人的主体性发展已不仅是衡量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之一。但传统的教育思想,旧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这种要求,因而促使人们以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反思历史,变革现实。可以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构建主体性教育已作为跨世纪的课题提上日程。人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育来培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是一种培养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事实证明,主体性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焦点。在日本,新教学大纲把原有的“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日本人”改为“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具有主体意识的日本人”。韩国将“自由、自主、自律精神”等作为21世纪的教育目标,并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不断发展,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人的主体能力的发展已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为主体性教育提供了社会基础。教育理论界普遍认定: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和根本特征,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
由此可见,当前世界教育改革正向主体性教育方向发展,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是时代精神的呼唤。而如何进行主体性教育?怎样看待学生生成知识的过程?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回答迥乎不同。
二、传统教育的弊端
有人对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知识作了这样的概括:(1)不完整性:过于空泛,过于脆弱;(2)惰性:无法在需要的时候应用;(3)不灵活性: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应用。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学生在获得知识的时候,并非亲历体验,主动建构,而是靠灌输、苦学的手段强制性接纳,因此学习效果不好,迁移能力差。
反思我国的传统教育,也明显存在这个问题。在理论上讲,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互影响的过程。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的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表现在行动上片面强调教师主导,忽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将学生看成无主观能动性,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仅从主观愿望出发向学生灌输知识,极少考虑他们的接受水平、兴趣需要。课堂气氛紧张、沉闷、压抑,学生的思想行为大都被纳人严格的条条框框之中。处于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失去了自主思考、学习和自由做事、游戏的余地,长期的被动状态使其习惯于按部就班、对知识全盘接受,而不习惯于独立思考、怀疑与考证,主体精神弱化,所获得的知识往往不能真正内化为其自身的精神财富。
传统教育思想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造成种种弊端,必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必然影响社会的进步。时代呼唤人的主体性,人们也同样殷切期望教育能张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建构主义学习观以其全新的视角开辟了一片广阔的教育天地。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内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首先,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是以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流经验来确定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理的智力潜能。学习是主体建构的过程。其次,这种建构过程是双向性的。一方面,学习者通过使用先前知识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先前知识并非从记忆中原封不动的提取,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改造和重组。由于要进行这种双向建构,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学习,时刻保持“认知灵活性”。再.次,学习者以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同时因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所以建构是多元化的。
由此,我们可明显看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充分肯定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从外部的被动接收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师则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为实现两种转变,必须以全新的模式.、方法和设计思想来重塑教学过程。它对于学生角色及教师作用的全新定位、为当前的教育改革尤其是主体性教育提供了大量有效信息。
四、建构主义学习观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观提示我们,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论”应革除,教学中心应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其教学目的是培养新世纪的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他们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具有自我分析和评价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学生应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则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青少年学生还只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全的主体,或曰‘潜在主体’。但教育过程中的学生的最大特征就是蕴含着丰富的潜能,在各种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而逐渐变为现实,从‘潜在’不断地、永远地向现实转变,就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实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以主体性为条件,没有主体性,知识教学就只能是简单的灌输,同时又要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不仅取决于知识数量的累积,而且取决于知识生成的建构过程。“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不是一个附加的目的一,更是有效教学的内在根据。”“只有调动学生整个精神世界的驱动力,学生的学习才能摆脱外在力量的诱迫而成为内在的追求。”因此,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教学的动力源泉。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强调教师应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和帮助者,关于教师的一些新的职责对教育改革颇有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终极目标,因而教师的活动和职责要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展开,指导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深入的认识。
首先,教师的作用应、“从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这种角色转变是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前提。建构主义者提出支架式教学,其核心问题是教师和学生各自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是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支架式教学由预热、探索、独立探索等环节组成,强调在有教师指导下的发现,但教师的指导成分是逐渐减少的,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水平。
其次,教师应充分发挥对学生认知活动的指导作用,积极创设机会和条件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把握认知规律,提升主体意识。建构主义者提出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给学生呈现一个整体的任务,让他们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学生要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完成的子任务,‘掌握各级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这种从上而下的教学设计自然给学生造成一定困难,但正是在这种难度训练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以前的知识经验,独立探索,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建构主义者还主张情景性教学,主张给学生提供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景,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
在这种真实性任务中,学生具有主人翁感,易激发内部动机。在现实教学中,情景性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吉林省毓文中学在《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课题实验中推行《东方时空》课,让学生根据节目内容写感悟文章。这就为学生创设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情景,开辟了体悟人生的窗口。学生热情极高,把对社会的热切关注与对人生的冷静思考诉诸笔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提高了写作能力,也锻炼了思维水平。这与传统教学中单纯训练写作,学生见作文色变的情况效果迥然。
再次,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制定适应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重组改造过程。而且,教师应注意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尊重他们对事物的不同理解,并加以适当引导。建构主义者建议组织随机通达教学,对同一内容的学习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景都经过改组,分别针对问题的不同侧面,这样可以使学习者的认知更全面,更深入。此外,合作教学和交互式教学则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为背景,让学习者以各种形式参与到讨论、争辩与交流中来,实现对问题的共同认识,建立更加完整的意义表征。
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学生学习的基本阐释以及对教学方法的合理化设想具有明显的现代教育价值,为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它必将为教育改革注添活力,给传统教育带来一场教学革命。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