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5:22:00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美国占领军独占日本,开始以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教育制度为目标对日本军国主义体制进行彻底改革。在此情况下,日本根据美国教育使节团的建议,进行了日本教育史上的第二次教育改革——民主化教育体制改革。其中,改变战前完全封闭型的职前教师教育制度,模仿美国建立大学培养教师的完全开放型的职前教师教育制度成为确立战后民主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日本职前教师教育改革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鉴于日本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不对目前正处于教师教育转型期的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中所出现的变化进行深思。日本战后初期职前教师教育改革可以为我们提供某些可资借鉴的教训。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在美国及其盟国的督促压力下开始多方面的改革。其中废除战前的教育制度,建立民主化教育体制是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1946年,日本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确认教育是国民应享有的权利,要求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日本通过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两项教育大法。《教育基本法》是战后日本的教育根本法,要求把日本建设成为一个民主、文明的国家;《学校教育法》要求以美国为样板,实施6—3—3—4的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单轨制学校制度,实施9年义务教育。然而,二战后初期日本的教师状况并不能满足民主化教育体制发展的需要,缺乏大量的义务教育师资。因此,按照民主化教育体制发展的要求,培养能够将日本建设成为民主、文明国家的教师成为了二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时期,研究战后初期日本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可取之处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1.职前教师教育改革中的组织体制问题
目前我国正在朝着大学培养教师的综合型职前教师培养模式发展。然而,究竟应该如何解决教师培养与所属大学在组织体制上的关系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社会各界还并没有得出定论。大学培养教师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应该注意不能让大学的某个学部或者是某个系单独培养教师,将其视为大学内部的独立存在,而应该是动用大学的整体资源共同培养教师,同时还要注意大学基础资源的改善问题,不能出现“大跃进”,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解决教师培养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
2.职前教师教育改革中主体性的发挥问题
目前,我国众多师范类院校都已升格为综合性大学或者正在酝酿向综合类大学的升格,这并不能说是一个坏现象。然而,我们不能不从各师范类院校是否具备向综合类大学升格的条件与能力,以及向综合类大学的升格与该院校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否相适应的角度出发对师范类院校的升格进行综合的考虑与分析。师范类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的升格并不能排除与其他大学相竞争的因素,因此,该如何审视这一现象,以及如何进行正确引导大学发挥自身的主体性问题尚需斟酌。
3.职前教师教育改革中客观规律的遵守问题
教师教育改革具有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应该以我国的社会经济基础为基础进行。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全国各地许多师范院校都升格或正在准备升格为综合性大学,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也已经设置或正在设置教育学院或某些专业以培养教师。可以说,我国教师教育目前已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转型时期。这一转型整体来说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然而,我国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的国家,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按照各地区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不能对各地的职前教师培养进行“一刀切”。
4.职前教师教育改革中教师培养课程的安排组织问题
目前,我国各高校还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培养课程设置基准,各大学设置教师培养课程比较自由,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培养的不健康发展。教师是一项专门职业,这一观点正在为全世界所普遍接受。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具备能够将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相结合的综合适应能力。教师此项能力的获得取决于各高校教师培养课程设置内部结构的优劣。如何将这一内部组织结构巧妙地发挥到极致,既需要大学自身的努力,又需要社会各界的不断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