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5:22:00
中学历史新课标的制定,对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教师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师范院校的学生提高实践水平和研究性学习能力,拥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这实际上是对高师历史教学发出的呼吁。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探究式学习;教师教育
新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确立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倡导把学科知识融人生活主题。大学与中学的历史教学在培养目标、方向、教学任务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它们之间如何接轨形成系统培养的链条体系,各自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师范毕业生需要具备哪些教学理念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
一、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与创新实践
1.如何正确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过去性”,要搞清作为“知识本体”历史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一些学者认为史实是史学的基础,不要急于让学生探讨什么而应当先搞清是什么。另外一些研究者则大声疾呼要减轻学生负担,重点考查学生历史认识的能力,从貌似常规的历史现象中发掘深层含义,提炼出发人深省并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谁更符合中学生的实际呢?事物都是辩证的,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历史则是凝固的现实,霍布斯鲍姆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了一个连续体,所有人类和所有社会都根源于过去。要明确现实社会的历史支撑点,只有以当下的眼光看待过去,才能理解过去。由于历史本身不可重复性的特点,人们要理解历史,就必须在学习时做到“神入”历史,“只有站在特定环境和角度去思考,才有资格去评说历史”囝,才能形成真正的历史认同感。钱钟书先生讲“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时事,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人情合理”。提醒人们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要将其放在一定的历史情景中加以体验、理解与研究。西方批判历史哲学思想的代表克罗齐、柯林武德等人也持此观点。
正因为历史是不可重复的过去这一特点,使历史情景的营造,无论在传统历史教学还是在新课改中,都被充分肯定并加以提倡。用这种必要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培养,这已成为创新型历史课的重要特征之一。要搞清楚作为“历史事件”的相关细节与情节,历史教育不能没有故事的描述,不能没有人物的刻画,不能没有场面的呈现,不能没有史料的支撑。但是,强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切不可走入误区,刻意追求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曲解历史情感教育的内涵。必须把握营造历史情景的有效性和适度性原则,在实施中注意准确性和针对性,使历史情景的营造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题。营造情景本身并不是目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是其真正的目标,历史情景一旦脱离主题,极有可能破坏整个教学目标的落实。
2.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
历史新课标要求通过创造情境,使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体验历史,加深对历史现象、人物、事件等历史知识的认识。有的老师认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就完全可以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把新课改反对死记硬背看作是反对记忆和背诵。这也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并没有否定也不可能否定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线索的记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离开了基础知识谈能力,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根曾指出,历史是关于记忆的学问。课堂教学不能淡化历史知识的传授,要避免出现课堂精彩、考场无奈的现象。
历史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论从史出”和“史由证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材料筛选的典型性和适度性。一般材料的故事性越强,越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思考,但材料的故事性应服从历史真实性,不能选择没有史实依据的“野史”“传奇”之类的材料,教师首先要注意考证材料,鉴别真伪;同时,“历史知识的获取其实就是学生与前人在思想上的交流、认知上的切磋、感情上的交融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塑造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学习历史的过程不只是一个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重新体验过去和向往未来的过程。所以,学习历史最好的方法,就是体验感悟历史,体会前人的行为动机,重演前人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塑造自我。
二、中学历史新课改对学与教的挑战
1.正确处理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与学生自身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程背景下,人们十分注重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性活动成为调动学生主动性的重要手段,也是一节课是否具有创新性的重要标志。但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历史教学)2008年第23期中,刊登了苏海老师的文章《学会透过别人的眼睛看历史》,阐述了自己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新尝试。文中揭示了形式主义探究学习的弊端:学生的观点多是照搬看到的历史书,教师则是依据教材和教参,所谓“探究”的背后无非是几本书在打架。看后确实发人深省,形式主义的探究式学习并不能达到探究的目的。随后苏老师给探究式学习的目标做出了自己的定位,即培养学生分析历史学家的历史认识培养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体验研究历史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太平天国洪秀全其人”展开探讨,并开列了一些研究书目,之后提出了五个探究性的问题。就普遍意义看,笔者认为相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以及中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个定位未免有些过高。让中学生去阅读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纲》、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上册等书籍,然后要他们回答出史学家们各执己见的依据,是史料、传统观念还是某种历史哲学,以及历史撰述、研究方法的相对性等。这其中就涉及到了历史哲学、历史主义、逻辑学等一些概念,在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一套培养程式,如果让中学生去实践,去分析、理解不免有些勉为其难。当然,这种探究式学习的初衷是好的,让学生们感受到历史不仅仅是用于背记,而是用于研究,要他们学会透过别人的眼睛看历史。只是将中学历史教学演化为历史的研究,学生在课下可能要去做很多的资料查寻、辨析工作,确实会给负担日重的学生造成不小的压力,难免他们会有这比写作文、做数学题还要复杂的感慨。提倡探究式学习,强调“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在课堂中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形成问题讨论和探究的氛围,这是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境界。教师还要以务实的心态来对待课堂问题,做到所提问题的具体性、基础性和可操作性,才更能彰显问题探讨在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作用。
2.正确处理历史教师自身知识的专与博的关系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与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其首先要掌握的是历史本学科知识,它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础,尤其是新课改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呈现出专业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历史教师的知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学这单一学科范畴,而应向哲学、文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拓展,使自己拥有广泛的学科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起多元的知识结构。这需要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如梁任公所言,对于读书一事,“专精同涉猎,两不可少。有一专长,又有充分常识,最佳。大概一人功力,以十之七八,做专精的功夫,选定局部研究,练习搜罗材料,判断真伪,抉择取舍;以十之二三,做涉猎的功夫,随便听讲,随便读书,随意谈话。如此做去,极其有益”。一个历史教师,光有常识没有专长,不能深入显出,只有专长常识不足,也难以触类旁通。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历史知识、理论素养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厚的知识积淀有助于教师从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广泛的现实联系来理解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它是教师从容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基础和保障。这需要深厚的积累,广采博览,持之以恒。诚如陶渊明讲: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三、高师历史教学如何应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
1.加强高校历史教师对中学一线教学的了解
《历史教学》2008年第23期,刊登了任世江教授《与美国历史教学的短暂接触》一文,谈到在美国,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之间不存在鸿沟,共同研讨教学问题已经成为传统。而这一现象在我们国家出现的几率却很小,实际上不是我们没有这个需要和要求。前不久廊坊师范学院承担了一项省级历史骨干教师培训的任务,在他们的结业论文答辩中,当你真正的和中学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坐到了一起,才发现他们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很多也是我们存在的一些困惑,面对新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怎样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有效地实施教学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其中既有中学历史教学与大学历史教学的对接问题,使学生的历史教育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形成完美的知识与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工作母机,树立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关系到来来教师的培养目标与方向,决定他们能不能满足新课改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能不能胜任对教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工作岗位。因此,中学历史教师与师范院校历史教师之间的深入接触与交往,共同研究与提高,不仅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作为高校历史教师一定要对中学一线历史教学的具体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与认识,这种彼此的交流与沟通,会使双方都受益。
宏观上讲,谋求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高师教育首先要强化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观念,改变那种脱离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而封闭运行的状况。师范院校必须深入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带来的诸如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等问题;研究未来的中学教师,在大学里要学些什么知识,培养哪些素质,依据研究成果重新设计学生的未来。
2.按照中学课改的要求加强对师范生研究性学习的培养
传统课程教学的一个弊端就是习惯于从教育者的理想出发,强调社会对人的一般性要求,“规定要教给学生什么,必须让学生知道什么,而不考虑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要以及个性与差异”闱。在高校的历史课上,一般都是老师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宣讲,历史是由老师“告诉”学生的,而不是由学生自己去追踪、探求。学习期间他们很少去接触第一手的史料,其历史知识都是由老师或教材转述给他们,学生对历史认识始终有隔膜感。他们感受不到历史是鲜活的,历史的认识论又是相对的,缺乏查找和阅读史料的能力,缺少分析、梳理、辩论的能力,难具广阔的历史视角,没有自己的历史见解。学生最终获得的仅仅是“知识”而不是“智慧”,仅仅是“知道”而不是“感悟”。
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高校自身。对基础教育缺乏实质性关注,导致职前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脱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倡导教师参与研究的背景下,高师教育并没有形成适应、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烈意识,整体上依然是我行我素,在培养目标上仍旧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对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将“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排斥在教师培养的系统之外。对师范生的科研经历与能力的调查显示,41.45%的学生未有任何形式的研究经历,44.27%的学生从来没有与老师探讨过学术问题。经常主动写论文的只占8.33%,51.04%的学生只是在老师布置时才写。培养“研究型”教师必须摒弃那种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与教师一道共同参加知识的构建。建立起适应“研究型”教师需要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探究意识。
3.培养师范生拥有现代的教学理念与意识
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仅需要具有渊博的学科知识、广阔的学科研究背景和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常识,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同传授历史知识一样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点。历史思维是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实现人的自我理解,因而是一种自我反思性的思维方式。历史思维是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嗍。如何使其渗透、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好方式。
历史教师要确立当代教学意识,体现时代特征。如果在教学中单单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显然不够。“教育应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社会的进步,应遵循社会客观发展的规律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追求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完善,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历史知识目标的建构也必须体现史学研究的新动态,才能充分体现时代性特征。新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历史知识目标的建构除了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础外,也吸收借鉴了一些新的史学观点,像近年来兴起的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的影响,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性。三种史观都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若想对学生进行能力方面的培养,教师的史学观念必须更新,要从全球的角度和文明发展史的角度宏观把握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