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5:22:00
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新特点,对教师教育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对新环境下教师的教育能力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能力提高、高校人才甄选、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保护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同时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教育领域,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教学手段以及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的改变是不争的事实,而对于教师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达到信息社会和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要求。新环境、新的能力要求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对教师教育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能力的评价不仅仅关注教师在课堂中传授学科知识的情况,更多的是关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况。即评价教师女口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新特点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指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所创建的人机、人人互动系统而进行的一种教与学的过程。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信息资源的多渠道性和丰富性
在传统教学环境中,书本知识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除了传授和学习课堂教学中系统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可以借助网络,学习书本知识以外的专业相关知识。由于网络能为师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教学和学习资源。从网络中获得的信息资源不仅是数量大,而且还是多哲哩予、多层次、多形态的,甚至,教学管理部门还可以统一收集学科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教学素材放到校园网上,供师生使用,达到资源的共享。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或几本教材和参考书为仅有的信息资源相比,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空间,选择的自由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关键。
(2)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多重性
传统教学的指导思想沿袭“教师中心论”,不太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来看,采取填鸭式的“满堂灌”,使得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中,依据的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生学习主导地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习的中心,是学习主动参加者,通过对知识的探索实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3)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在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学方式主要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学生以被动学习为主。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学生之间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问题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多样的研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活动,教与学的方式灵活多样。
(4)培养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传授知识、掌握技能与培养能力,信息技术环境将赋予教育教学新的含义—培养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即将计算机作为接收、组织与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工具并对新信息技术有一种接近、亲近与尝试的喜好。有资料将阅读、计算、写作、倾听、述说、观看作为基本的沟通能力,甚至认为这些沟通能力是一个人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立足的根基。尤其是通过视像屏幕来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的可视化思维方式,更是综合能力素质的要求。所以,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成为教育教学的一项基二本任务。
(5)教学交互的多向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虽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在一个空间,但在教学中相互之间的交互性却极为有限。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较多发生的是一种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广播式作用,学生很难有机会系统地向教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同班同学之间就学习问题进行的交流也是极少的,更不用说和外地的学生交流与协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互动,而巨还可以在网上通过QQ聊天工具、BBS论坛、博客和e-mail等进行交流或者小组讨论,实现实时交互。教师通过网络检索工具收集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问题探索、交流,实现教师、学生和网络之间的多向交互。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以上我们对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教育能力好坏是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所以对教师教育能力的评价要顺应新环境的发展要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有些是可以定量的,而有二些能力又不能直接用量化来衡量,因此我们认为教师教育能力的评价应以多指标综合评价为好。由于教育能力是一个定性范畴的具有很大“模糊性”的概念,但它又是一个考察评判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鉴别标准。多指标中的有些指标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用模糊综合评价来评定教师的教育能力实为最佳模式。
在复杂系统中,可以按特点分为几层,先对每一层内进行综合评价,再对评价结果进行高一层次的综合评价,依次类推,直到最高层的评价。下面以二层评价模型为例,来分析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设评价因素集:
赋予评价集每个元素代表的分值,可得到对该教师能力素质分层得分和综合评价得分。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教师教育能力评价的方法
(1)从学生角度评价教师教育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不再是单一的传授和接受的关系,还应该是服务者和接受服务者的关系,新的教学关系也不再只是教师评价学生学得如何,还应该由学生评价教师教得如何。所以学生作为受教者,对教师教育能力评价是最有发言权的。陈玉馄说,开展学生评教能够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会更关心学生,学生也会更尊重老师;同时,学生评教的过程也就是对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诊断过程,有助于学校领导和教师本人了解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
在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精神指导下,不涉及学生不太了解的教师的科研能力,依据专家的访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大量学生的沟通了解,尽量多的涵盖各方预选指标供学生选择,反复修改,形成问卷调查表。
(2)教师自我评价
与他评相比,教师最了解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工作背景和工作对象,最知道自己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必须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作用,突出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自我评价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师评价方法。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自我评价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内在动因的过程。通过自我评价,教师可以提醒自己的职责范围,也可以评价本人目标的达到程度、教学技能的改进程度和知识的增长程度。
四、总结
在对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新特点分析前提下,然后依次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建立高校教学教师教育能力评价体系,设计了定性研究教师教育能力指标体系,以及定量研究的教育能力评价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和两种评价方法的确定进一步丰富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高校人才甄选、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可以科学、公正、合理的对教师教育能力做出综合评价,对教师具有导向、鉴定、改进、激励、管理的作用,对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水平,改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