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5:22:00
本文通过对知识的再认识,形成了知识管理的基本理念。在考察了信息时代下教学设计新特点的基拙上,提出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解决教学设计问题的基本思路。
论文关键词: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知识管理 教学设计 知识流程
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存在于每一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可是随着知识量的增加,知识爆炸又使人们很容易迷失在知识的海洋。人们如何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最有价值的知识,教育是知识密集的领域。如今,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习方式以及管理理念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面对动态的、多变的教学系统,教师要吸收新的理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才可以保证成功的教学。
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很有经验,有的经验不足,如何让一些好的经验被大家共享,如何让没有经验的老师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有价值的帮助,如何让这些教学设计的知识在组织内能够得到积累,共享和应用,知识管理是起源于商务经济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在知识经济时代,它不应当仅仅被看作是存在于经济领域中的孤立单元,其理念有必要渗透到与知识活动紧密相关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去。如何借鉴和学习知识管理的思想来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二、知识管理简介
(一)对知识的再认识
1.知识的分类
知识管理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知识的分类。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外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报告中,将知识划分为四种类型:(1)知道是什么(Know-What)—关于事实的知识;(2)知道为什么(Know-Why)—关于自然原理和科学的知识;(3)知道怎么做(Know-How)—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4)知道谁有知识(Know-Who)—知道谁拥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根据知识获取的方式,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将上述知识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第一种分类的知识中,前两类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和学习,属于显性知识,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和学习。后两类知识通常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知识,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往往不易用语言表达,也不易通过语言和文字等传播方式来学习,属于隐性知识,需要实践与体验才可获得。
2.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
日本著名的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孝在其著作《创造知识的公司》中提出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
(1)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称为群化;
(2)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称为外化;
(3)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称为融合;
(4)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称为内化。
转化模式如图一所示:
3知识管理的基本理念
所谓知识管理是组织采取的有意识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
三、教学设计与知识管理
(一)教学设计所呈现的特点需要知识管理的思想
1.教学设计专家和学科教师都是组织丰富的知识资源
教学设计一直被认为是进行成功教学的关键,正因为如此,教学设计专家设计了很多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有着抽象而精美的逻辑。他们把这些模式交给学科老师,希望得到“充分”应用。与此同时,老师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有自己的设计思路,并把自己的设计付诸实施,得到很多的经验和知识。当老师们在这个设计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这些脱离实际的模式并不能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最终,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原本应该进行密切合作的教学设计专家和学科教师之间无法进行交流。
笔者认为,教学设计专家和学科教师都是组织丰富的知识资源,采用知识管理的思想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原因如下:①学科老师的教学设计知识很多处于隐性知识的状态,是组织最大最丰富的资源。②各种各样的教学设计知识只有通过教师的应用才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才能产生更多更好的教学设计方案。③知识不是自上而下的流动,而是自下而上的流动。即教学设计知识不是由所谓的教学设计专家强加给学科老师,而是老师之间进行协作、交流,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2.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是个过程
教学设计不单是一个过程,也不单是一门技术,对于教师来说,它是教师必备的能力。这种能力有高有低,能力的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对于教学设计的水平暂且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初级水平是指懂得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工具,但是缺少实际操作的经验的能力水平。比如刚进人教学领域的老师,他们只是具备理论上的一些知识,还不具备实践的经验。中级水平是指已经具备相当的知识和实践的经验,能够利用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工具为自己的教学服务的水平。高级水平是指具有丰富的教学设计经验,并且可以运用所掌握的教学设计经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如何提高老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实践证明,“在做中学”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在做中学”是指在老师的实际教学中,根据需要提供帮助。这些帮助从哪里来,我们可以采用知识管理的思路把这些“帮助”形成知识库,进行有效的管理,让高级水平的教学设计者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转变成显性知识,同时让中低水平的教学设计者者从知识库中得到及时的帮助。
(二)教学设计中知识管理框架的建构
构建教学设计中知识管理的框架,必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教学设计知识流程的分析
知识流程是组织的核心资源—知识在组织内各个驻点之间为创造价值而形成的一系列积累、共享、交流的过程。知识驻点是知识价值的增值环节,知识流程就是知识在不同驻点之间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流动形成的。
教学设计中也存在知识流程,仔细的分析其流程是进行知识管理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知识的基础编码与标准化机制
(2)知识的分类与模块化机制
(3)文档的积累与更新机制
(4)外部知识的内化的机制
(5)知识重用与授权机制
(6)知识地图与知识搜索机制
2.本体分类
所谓本体分类就是一套表达术语的定义。其核心的作用就在于定义教学设计领域的专业词汇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系列概念的支持下,知识的搜索、积累、共享也成为了可能。
3.框架建构(如下图所示)
本框架如图2所示:
(1)门户系统:这是用户进人知识管理系统统一的人口,用户通过界面对知识的分类,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使用他所需要的功能。
(2)知识流程:这个模块建立在对教学设计知识流程分析的基础之上,分为两个层次,即图中橙色区域功能模块层和黄色区域的知识管理模块层。功能模块层为进一步的知识管理提供工具和平台的支持,不直接实现具体的知识管理操作。而应用模块层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决定着整个系统的功能,可以实现诸如知识的导航、检索、评价等功能。
综上,知识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但却非常具有吸引力和开发价值的系统,不仅在商业上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在教学当中,也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挖掘的潜力。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