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期刊之家,学术咨询热线:18516839303
按期刊之家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我们应具有什么样的“经典意识”

时间:2023-04-12 15:22:00

随着全民读书活动的开展,“阅读经典”这个提法,广泛流行起来。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认真阅读经典著作原文,下功夫搞清楚经典作家论述的本来意义,做到融会贯通,这是科学随着全民读书活动的开展,“阅读经典”这个提法,广泛流行起来。不过,首先需要明确这样几个范畴:究竟什么是“经典”(即“经典著作”),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经典”,即怎样对待“经典著作”以及相应的“经典作家”。这就是所谓“经典意识”。可以看出,在认真读书的过程中,具有什么样的“经典意识”,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经典意识”的实质是个学风问题,也就是对待“经典著作”以及“经典作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科学态度问题。

具有科学的“经典意识”,首先要解决究竟什么是“经典”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目前在一部分人中,对“经典”这个范畴似乎有些泛化的倾向。比如说,一提倡读经典,列出的“经典著作”就立刻多得不可胜数起来,甚至政、商界某些“大人物”的代笔之作,也被某些人捧为“经典”,令人哭笑不得。其实,究竟哪些著作能够被认定为经典,这不是什么人一时高兴就说了算的事情,而是一种很严肃的学术事业,因为这要经过历史的考验、反复的实践检验,得到学术界几代人的认可,才能基本确定下来。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著作才能说是经典?概括说来,所谓经典著作,就是在一定历史时代产生过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在当代仍然有重要影响,并且在将来仍然能够产生影响的那些学术著作。就学科性质而言,经典著作一般都是某个学术领域的开山之作。这样一些伟大思想家的代表性著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它们是具有典范意义和恒久学术价值的杰出著作。所以,我们对人类历史上那些经典著作应该怀有一种崇敬的心理。的“经典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话语中,所谓经典著作,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著作,这自然是对的;现在看来,这又不够完全了,就古今中外的文明思想发展来看,还有一些重要著作,比如中国古代以来儒家等学派的一些主要著作,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等的主要著作,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时代的经济学、政治学著作等等,就其深远影响和学术价值而言,也应该称之为经典著作。这里要指出,我们通常所说的经典著作,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著作,在谈到经典意识这个问题时,自然是包含着其他经典著作的。当然,不论是什么样的经典著作,都有一个严肃认真选择的问题,不能把经典著作的范围任意扩大。

我们所应该倡导的科学的“经典意识”,除了要具有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进行严格选择这个严肃态度之外,首要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对所选定的经典原著,结合其时代背景,力求全面、准确地领会原著的精神实质,尽量吸收其中的丰富思想营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强自己的认识能力。当然,我们阅读经典著作,归根到底还是为了理论创新,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很显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曾经深刻地指出:“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但是,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要求相反的是,一些人在读书时各取所需、寻章摘句、“包装”自己,遇到问题只会引经据典,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只言片语当作公式,到处生搬硬套,严重地败坏了马克思主义学风。我们必须吸取这个深刻的理论教训,克服在学习经典著作中那种浅尝辄止、华而不实的浮躁习气。

长期以来,由于思想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毒害,有些人一提起学习经典著作,就有某种神秘感。在过去,读书人的惯常思维方式,就是“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很长时间里,这种遗传下来的“经典意识”的集中表现形式,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猖獗一时的“最高指示”说。这一特殊思维方式的实质,就是把经典著作看作是真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类思想发展的“顶峰”。其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明确否定了这样的形而上学态度。恩格斯在阐述黑格尔辩证法的意义时写道:“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因为在辩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应该承认,这种所谓的“经典意识”,现在已经被大多数人抛弃了;但是,这其中的余毒并没有完全根除。比如对有些人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只能是最高领袖人物的事情,其他的一般人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实际上,包括经典作家在内的领袖人物,他们在理论发展上之所以能够作出特殊贡献,除了个人天赋这个条件之外,从根本上说,是他们正确总结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这就是说,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这是理论发展的动力之源,而只有这个动力才是无穷的。所以,以彻底的发展观点对待经典著作,这是科学的经典意识的一个本质要求。

在学习经典著作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看到一个现象:许多人用很大的功夫,对经典著作或者重要文献,不厌其烦地进行注释、解说,或者以各种巧妙的方式从经典中引出某种“微言大义”,用以“引导”广大群众的学习;与此相应的是,一些思想懒惰的人,往往是靠阅读这些“参考材料”,用“走捷径”的办法,来学习经典著作。当然不能说这样的学习完全没有效果,那些技术性的注释是必要的。但是,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我们毕竟是根据第三者的观点去理解经典著作的,而不是自己直接阅读经典著作的原文,作出自己的理解。以往的经验教训说明,这样的“学习方式”潜藏着一种“危险”——因为那些注释、解说或者“微言大义”,常常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歪曲经典著作的原意,使我们误入歧途。在苏联的历史上和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并不罕见。所以,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认真阅读经典著作原文,下功夫搞清楚经典作家论述的本来意义,做到融会贯通,这是科学的“经典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