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期刊之家,学术咨询热线:18516839303
按期刊之家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式

时间:2023-04-12 15:22:00

本文通过对隐性知识及其传播特征的分析,认为隐性知识是可以传播的。在分析网络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网络工具软件对隐性知识传播影响的基础上,指出信息技术可以促进隐性知识的传播。同时利用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理论,构建出在网络中传播隐性知识的新模式,即利用知识管理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对隐性知识传播过程进行管理;在网络中建立虚拟学习社区,为隐性知识传播提供新的载体。
  
  一、隐性知识及其传播特性
  
  一般认为,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人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技术秘密、经验和判断力,决策时的前瞻性都属于此范畴。那么什么是隐性知识?英国哲学家波兰尼(Polanyi,1958)曾将知识分为两种,即可以表达的知识和隐性的知识。他认为:“隐性知识就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存在于某个特定环境下的、难以正规化、难以沟通的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部分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Sternberg,1987)归纳了隐性知识的三种特性:第一,隐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去行动的知识,从本质上说,是程序性的;第二,隐性知识与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实现有关,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第三,隐性知识通常是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获得的,是难以通过言传的方式正式教授得到的。他认为具备以上三个特性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特性决定了其难以交流与共享,那么隐性知识能传播吗?美国的哈里特·朱克曼教授在探讨诺贝尔奖获得者之间的师徒关系时发现隐性知识是可以传播的[3]。她的研究表明,1972年之前的92名美国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中有48名曾当过前辈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生、博士后或合作者,而且其他国籍的所有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在这方面的情况大体相似。所以说,尽管隐性知识不容易被交流与共享,但它还是可以通过隐喻、模型、象征性语言等形式被演示、领悟或表达出来,是可以传播的。
  隐性知识如何传播的问题已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模型,如日本管理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1994)的知识转化理论。他在对个体与组织知识的转化过程及机理、影响知识转移的成功与失败因素等进行研究基础上,概括出SECI模型,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综合化(Combin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 ,构建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四种转化关系[4]。具体地说,社会化是指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这是在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师传徒受就是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的典型形式。外化是指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这是对隐性知识的显性描述,将其转化为别人容易理解的形式。综合化是指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这是一种知识扩散的过程,通常是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复杂化。内化是指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这是指学习者接收了这些新知识后,可以将其用到工作中去,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团体工作、干中学和工作中培训等是实现显性知识隐性化的有效方法。但SECI模型没有研究信息技术对知识转化的影响,更没有提出网络平台上如何传播隐性知识具体方法,所以我们有必要探讨在网络中传播隐性知识的途径与方法。 二、 信息技术对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
  
  1.网络中的视频技术促进了隐性知识的社会化
  网络中的视频技术使得学习者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获得了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感受,在网络中实现了人际传播过程中非语言因素的交流。它的运用拓展了原来“面对面的交流”所造成的空间和容量的限制,使学习者交流变得更加广泛和自由。网络视频的录像功能还可以再现学习交流的过程,使隐性知识传播过程得到记录和保存。而在传统的知识传播过程中,学习者很难拥有这样的机会,即使有这样的情境,也往往会顾此失彼,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体验这些包含隐性知识的完整过程,最终影响到隐性知识的习得。网络视频技术的运用,不仅扩大参与交流的对象和范围,其系统提供的录像功能,轻易解决学习者观察、听讲、思考与记录之间的矛盾。使学习者一方面可以安心、坦然地与他人展开讨论,捕捉智慧火花;另一方面通过录像的回放整理,可以在事后进行反复多次地聆听,品味交流者的智慧思想。所以合理使用这些网络视频技术,可以促进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提高隐性知识转化与分享的效率。
  2.网络中的多媒体技术促进了隐性知识的外化
  网络中的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为一体,具有生动性、形象性、情境化的特点。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隐喻功能,在知识表达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在表达复杂知识概念上面有着自己明显的优势,恰当的使用它可以有效促进隐性知识的外化。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它使知识的表征从简单抽象的符号走向模拟仿真,对不易用语言描述的隐性知识,通过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编码,可以创设出类似真实情景,同时提供丰富的语境信息,以形象化、可视化的方式给予呈现,从而对学习者产生多种感官刺激,弥补了传统语言、文字表达形式的不足。同时还能提供多重显示事实的功能,从不同角度让学习者对结构不良领域的现象进行思考,实现对隐性知识的类比和隐喻。这种以学习者熟悉的、能够接受的知识表达手法为切入点来表达他们不熟悉、其它手段不易描述的隐性知识,就像在具体问题情境,用类比和隐喻的手法,向学习者展示一个真实事件一样,让学习者试用自己熟悉的知识来逐步描述和表达新的知识,实现了隐性知识的外化过程。
  3.网络中的虚拟现实技术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网络中的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基于计算机系统并辅以头盔和数据手套的三维图像跟踪装置,能让主体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环境。虚拟现实实现了人与知识之间的直接对话,使人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学习环境当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沉浸感、交互性的虚拟环境,提供了隐性知识学习的载体,促使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内化过程。如美国NASA Johnson空间中心等开发的ScienceSpace,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5]。它利用三维感觉界面,通过沉浸式的,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传统上比较难掌握的课程,比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轨道等。ScienceSpace通过建构一些沉浸式的世界,让学习者在其内经历近光速的旅行或量子级的事件。学习者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完成一系列有关联的活动之后,通过描述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解释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最终达到能将虚拟世界里体验到的现象和所形成的见解,转变、归纳到一个充分变化的真实环境中去。这样,让学习者在这些问题上得到一些直观的理解,为这些对象所包含的隐性知识的学习提供实质性的基础,实现了知识的内化过程。
  4.网络中的工具软件方便了隐性知识的传播
  随着Web 2.0技术的使用,各种各样的网络交流、分享、协作工具软件日新月异,如网志Blog、Tag标签、Rss阅读、社会书签、共创WIKI、人际网联Wealink等。这些网络工具软件的使用扩展了知识传播的传统通道,快速地聚合与同一主题相关的、分散于网络各处的零碎的知识,明显促进了知识的利用和传播。同时新的交流工具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方法与技术的支持,提升了学习者的学习理念。使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更多的表现出它的社会性,最终实现让更多有相同需求的人可以方便的走到一起进行交流与学习。三、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式
  
  1. 利用知识管理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对隐性知识传播过程进行管理
  知识管理以知识存量和流量为其“活动内容”,是个人知识转变成组织潜在竞争能力的内在管理机制的反映,是个人未编码知识(如人头脑中的工作经验、创造性知识与专业技能等隐性知识)转化成组织编码知识(如制度、文档与数据库等显性知识)的动态螺旋上升过程,包括社会化、外在化、内化和整合等知识的创造与转换环节[6]。运用知识管理技术搭建网络平台,不仅有助于知识的搜集、加工、处理和组织,并且有利于知识的共享与创新以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一般而言,知识管理系统要具备外化、内化、中介和认知四个基本职能。这四个基本职能正好与野中郁次郎提出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四种转化关系相对应,并辅助于网络信息技术特点加以实现。其中外化指从系统平台内部与外部捕获并存储对系统有用的知识,然后根据分类框架或标准来整合它们,可由数据库系统、文件管理系统和搜索工具等来实现。内化就是设法发现与特定需求相关的知识结构,然后从外部存储中提取知识,通过各种过滤技术,把与需求相关的知识提供给知识寻求者,一般运用网络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等技术来实现。中介能将知识寻求者和最佳知识源相匹配,通过追溯个体的经历和兴趣,把需要知识的人与拥有知识的人联系起来,通常采用群件产品、组织内部网、工作流和文件管理系统等技术来实现。认知则指经由前三个功能交换得出的知识的运用,可通过专家系统、人工智能技术等来实现。这四大功能提供了系统内外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互动式转化,并且使知识脱离个体仍具备专家性、综合性、完备性和系统性[7]。
  2.利用网络建立虚拟学习社区,为隐性知识传播提供新的载体
  虚拟学习社区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环境,其成员由具有共同兴趣及学习目的的人们组成,他们利用多种网络通讯工具,通过相互的交流、互动、讨论和协作,共享彼此的观点、思想、学习经验和体会,从而促进个体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的发展,达到学习的目的,并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发展。虚拟学习社区的技术特点为隐性知识传播提供了方便。表现为它可以突破传统学习的人群交往范围,把思想中相同关注点的人联系起来组织成思想的社会网络,使隐性知识传播成为可能。如果利用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理论,借鉴其SECI模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虚拟学习社区非常适合于隐性知识的传播。首先在隐性知识社会化方面,传统师徒中“面对面的交流”在虚拟学习社区可以演化为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网络中知识地图导航技术在社区中寻找“师傅”。虚拟学习社区比较注重知识分享和用户的体验,能够让所有的人都发出声音,主张通过网络来利用集体的智慧,它提供了许多工具让成员进行总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如网志Bolg等技术,借助这些手段来总结个体的技能、经验等隐性知识,形成可以交流的材料,同时再由专家加以点评、修正,提升为显性知识,使个人的隐性知识得以传播与共享。第三,虚拟学习社区还为个体隐性知识的建构提供良好学习环境支持。它把分散的优势资源,组合成为一种跨越时空界限的能够实现知识共享的互动性平台,为个体从显性知识获得隐性知识提供保证。学习者在这一环境中进行学习时,可利用虚拟学习社区提供的一系列认知工具,如概念图、任务管理工具、学习反馈工具等,对自己从学习社区资源库或同伴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利用虚拟学习社区传播隐性知识,在现实中已有较为成功的例子,如China ASP社区[8],它通过知识共享的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内化的循环过程,实现了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创设了一个隐性知识传播的良好环境。
  
  四、 结束语
  总的来说,现有的隐性知识网络交流平台,其功能的开发程度还是相当低,不具备一个成熟可靠系统的基本特征,但随着信息技术、脑神经科学以及认知科学的发展,网络肯定会成为隐性知识传播的良好载体,为我们的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新的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