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5:22:00
阐述图书馆知识的类型和知识转移的内涵,剖析图书馆知识转移机制的内涵、过程与方式,探讨实施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策略,以达到图书馆知识转移之效率和提升图书馆服务用户的服务策略。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馆;知识转移;知识转移机制
知识管理作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它所追求的是提高知识转移与创新能力,越来越多的行业将之引入实施应用,并成为其研究的热点问题,而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最根本目的。高校图书馆作为收集、整理、加工、传播和利用文化知识的重要部门,长期以来,在传播知识、提高读者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推动高校教育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置身于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为有效地开发知识资源,使之达到知识转移与创新.提高知识服务水平.真正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实现自身知识管理的价值。因此图书馆界有必要对知识转移机制的理论问题加以认真探讨
1图书馆知识转移
1.1图书馆知识的类型
1958年英国科学家、哲学家Polanyi将人类知识分为内隐性知识与外显性知识2种。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论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一书中将企业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2类。图书馆管理的知识类型的也不外乎这2类。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不易表达出来,常常表现为人的技能、技巧、经验、习惯等抽象、模糊的东西。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很难为他人所掌握,但它在知识转移与创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正式、系统化的语言传播的知识,存储在各种类型的载体上,编码在手册、程序和规则中。它具有规范化、系统化的特点,易于沟通和共享。
隐性与显性知识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可以透过成文化、标准化、系统化的过程将知识能以固定的格式储存在媒介体中,无论是在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是组织内部实体系统上,或是制定文件化的流程来将内隐知识外显化。透过这样外显化的过程,可以让知识更容易为组织内的个体了解、学习、吸收、并进一步再利用以创造原有知识的附加价值。
图书馆显性知识包括图书、目录、图书馆部门的设施、人员等表面的信息,是可以表达的,有物质存在的.可确知的:而隐性知识则包括图书馆馆员个人和图书馆内各级组织(团队、部门等)中难以规范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交流与共享、也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各种知识,同时还包括流动与共享等方式从图书馆外部有效获取的隐性知识等。长期以来图书馆一直重视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即以对文献信息的收集、处理、传播和开发利用为主,而要实现知识增值,就必须新增隐性知识的管理。知识创新的关键在于隐性知识的转移和运用.知识转移的过程实际就是知识的创新过程。
1.2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内涵
知识转移是知识势能高的主体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转移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利用他人知识而使自身知识增值的过程。知识转移既有单向转移,更有要素层次上的双向互动转移。知识转移中决定知识势能的要素,分别是知识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知识数量越丰富、质量越高、结构越合理,知识势能就越高。南于每个主体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导致这3个要素的方向性并不完全一致,知识势能既有总体层次上的高低,又有要素层次上的高低。知识转移的整个过程并不能产生新的知识,但它可以促使新知识的生成。
图书馆知识转移,就是指图书馆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对图书馆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进行发现、挖掘、选择、整合、存储、输出等工作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把读者所需要的图书馆知识转移一部分给读者,以提高读者获取、共享和创新图书馆知识资源的能力的过程。在实践中,专家服务、咨询服务、参考咨询等可以看作是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具体形式。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知识资源”既包括图书馆存储的信息资源(如馆藏文献1、专业研究机构的知识(即“KNOW WHAT”和“KNOW WIlY”)。重要的是图书馆人员所能够掌握和利用的知识(即“KNOWWHO”),也可理解为查找信息资源的途径、技巧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图书馆知识转移是一种有别于图书馆信息转移的转移方式。这是因为,图书馆信息转移是属于信息管理的范畴,而图书馆知识转移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图书馆信息转移是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基础,图书馆知识转移是图书馆信息转移的延伸和发展
2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机制
2.1转移机制内涵
“机制”,各类辞书给出的说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韦氏大学词典》的解释是:“实现目标的过程或者方法”。在线《韦氏词典》进一步解释:“机制(Mechanism)-词产生于1662年,原指一种机械装置,或者实现结果的技术或者过程。同时也指在行动、反应或者自然现象中发生的或者起作用的物理或化学过程。”《辞海》的解释是:“原指机器的构造或运作原理,生物学或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生物学和医学在研究一种生物的功能(例如光合作用或肌肉收缩)时常说分析它的机制,这就是说要了解它的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生物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联系。阐明一种生物功能的机制,意味着对它的认识从现象的描述进到本质的说明。”可见机制一词是从机械构造理论中借用的,当用于社会科学时,指的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联系。至于知识转移机制,本人认为是指实现知识转移的内在方式和途径,它既指一个过程,也指调控的手段和方法。
2.2图书馆知识转移的过程
香农(C.Shannon)和韦弗(w.Weaver)于1949年提出了著名的沟通理论,借助这一理论我们可以探讨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基本路径。它主要包括知识发送方(知识源)、渠道、知识,知识接受方(知识汇)和具体的知识基础环境几个组成部分。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是借助于转移渠道将知识从知识源发送到知识汇的整个过程,由于知识深嵌于知识的载体中,它的转移必须在具体的知识环境中进行。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如图l所示
所谓知识基础环境主要是知识所赖以生存的大背景和公众普遍接受的知识传统。由于知识不是孤立的。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中都有必然的联系。知识转移的本质是知识供需双方的交互作用,同时知识转移具有方向性,通常都是从高区位向低区位转移的。发送者的知识、经验、态度、能力等都影响发送者发送知识的选择和整理,以及接收系统的接受率:但由于知识载体的多样性以及发送过程和媒介传输过程都会吸收周围的环境噪声.发送者发送出来的知识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噪声”的干扰,且知识通过载体传向接收者时还会进一步吸收环境中的各种噪声。这里的噪声或者环境噪声主要对于知识源的知识而言,(这里噪声或者环境噪声主要对于原创知识而言,也正是这种噪声干扰,一方面破坏了原创知识的纯粹性,一方面又带来了适合新环境的创新知识,它们同属于不断演化的一个知识体系。)也正是这种噪声干扰,可能会使知识转移发生偏差,破坏源知识的纯粹性。接受者必须对含有大量噪声的知识进行选择和过滤,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求接受并修整来自于知识源的知识。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接收者的需求并非总是清晰地传递给发送者,发送者发送出来的知识并非能够全部地、不走样地传递给接收者,双方的知识、经验、感受将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从另一方面来讲,它又带来了适应新环境的创新知识,源知识和创新知识同属于不断演化的一个知识体系。同时在知识转移过程完成后,由于反馈,实现了知识发展的动态性。可见,知识转移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经过知识主客体双方的多次沟通和互动,知识主体通过多次纠正客体对知识理解的误差,直到双方都认为知识客体基本掌握了该知识,知识转移过程才完成。从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可以看出.在知识转移过程中:
①中间环节越少越好。因为环节越多噪声越大,知识在不同的人之间转移会带来漏损、失真等问题,会使知识“变质”。
②知识转移不会自动发生,它必须在表现为效用的动力作用下克服表现为转移成本的阻力之后才有可能发生,规则性的知识及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知识需要再现环境.与环境相关联的知识脱离一定的环境后将丧失其价值。
这些特征都要求媒介系统直接进行知识转移,知识编码化可以大大降低噪声干扰,缩短发送和接收的时空限制,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用。
此外,Nonaka&Takeuchi(1995)提出的SECI知识螺旋模式.揭示了个人和团体之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创造模型(图2):
2.3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方式
从转移主体与转移过程的差异可以将知识转移方式分成两种。其一是个体、组织间的转移方式;其二是个体(组织)、知识转移平台间转移方式。前者是指知识在个体、组织、知识转移平台间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载体实现知识由发送方向接受方的流动模式。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发送方与接受方都是个体或组织,知识转移平台只作为中间的媒介或者说是提供了一个场景。后者是指知识转移中通过编码与解码实现由个体(组织)向知识转移平台或知识转移平台向个体(组织)进行知识转移,这种编码与解码侧重于使知识结构化,在这一模式下主要转移的是显性知识。知识转移方式如图3所示。
图中,对第一种方式而言,组织、个体知识发送方与知识接受方是不同的主体,而对于第二种方式,组织、个体知识发送方与接受方可以是相同的主体。
图书馆其作为知识平台和中介主要通过第二种方式转移知识,即个体(组织)作为知识发送方向图书馆(接受方)进行知识转移,或者图书馆作为发送方向个体(组织)进行知识转移。具体来讲这种转移方式下有3种情况:个体(组织)向图书馆转移知识;图书馆向个体(组织)转移知识;前2个情况综合,图书馆身兼两职,一方面它吸纳知识、整理知识,是知识的接受方:另一方面也可担当知识发送方的角色。当然对于组织和个体,它们间的关系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实施策略
为有效实施图书馆知识管理,充分激活蕴藏于人的大脑中隐性知识和承载于各种文献信息中的显性知识.并使它们有机地结合,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根本目的.关键是要建立适合知识管理的组织管理机制、技术机制以及有利于知识学习、交流、创新和应用的环境激励机制。就采取如下策略:
3.1建立新型的组织模式一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创造、获取、转换、共享和利用知识,并能根据新的知识和形势不断调整其行为和发展方向的组织,它是实现知识转移的重要组织形式。它通过削减阶梯森严的多层次组织结构,建立弹性的富于变化的柔性化组织结构,创造一种有利于馆员经常性、制度性、系统性学习,有利于馆员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和知识共享,有利于激发馆员的创新思维和提高馆员创新能力.有利于将馆员个人的隐性知识整合为图书馆集体的显性知识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馆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不断调整馆员的知识结构,使图书馆中知识结构相同的馆员以及知识结构不同的馆员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不断补充和丰富其知识,获得灵感和启迪,促进图书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移,为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提供组织保障。
3.2建立以学习知识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营造组织文化氛围
实现知识转移,要求组织自上而下重视馆员知识学习和更新,通过一定的馆规和奖惩措施,激发馆员学习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崇尚学习、甘于共享、敢于创新和善于运用知识的组织文化氛围。同时,各层领导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严密的制度、宽松的环境、公正的评价为基础,在组织中建立起相互信任、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鼓励馆员团结协作,培养团队精神,以开放性的、学习型、成长型的内部知识共享机制.为馆员提供展示自我才能和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的机会和平台,促使馆员在共同的学习和工作中自觉自愿地把个人的隐性知识融人图书馆组织的显性知识以充分提高馆员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促进组织的管理创新和知识创新。
3.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知识资源的管理和运用
就知识资源而言,除了隐含于人力资源中的隐性知识.任何组织还都拥有大量有形或无形的知识资产。它包括各种信息技术和设备,各种与生产、产品相关的数据、信息和文字资料、知识产权等,还包括各种有助于员工学习研究的相关文献、数据库知识库和各种外部(来自社会、用户、竞争对手)的知识等。除了要以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来开发管理隐性知识,还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整合、转移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知识资产,运用资产管理的体系与方法盘活知识资产存量,促使各种显性知识进一步向员工与读者的创新能力转移,实现知识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在硬件方面为组织提供了更高速的信息处理设备、更大容量和更高密度的存储设备,而且也为组织提供了更先进的信息处理方法和更广阔领域、更快捷的通讯环境。如网络技术、群件技术、知识库管理系统技术等,都为获取、存储、整合、转移和利用组织内部的各种知识资源和各种外部知识提供了技术基础.也能为促进组织内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移.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