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期刊之家,学术咨询热线:18516839303
按期刊之家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下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教育

时间:2023-04-12 15:22:00

:“道德”并不单纯是外在行为的枷锁和规范,更主要是内在情感的认同和顺从。“生态”是真善美的体验。通过创设情景、诱发道德体验、引导反思等方式,以心理体验等形式促进德行的生成和 发展 ,比单纯的说教或灌输要更有效。生态道德 教育 的最理想境界是从实现“包含了生态知识与理念”的道德行为体系上升到“整个道德行为体系的生态化”,进而在此体系下的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生态特征和生态理想的生态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是我们党 科学 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二十一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构建人与 自然 和谐的具有生态文明的社会,关键是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氛围。公众的生态道德已经成为反映一个社会道德水准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潘懋元教授曾指出:“许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应负主要责任者很多是我们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和明天的决策者,对我们的环境现状应该有着更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重视其生态道德的养成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生态道德教育与生态意识
  环境教育是人们认识和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重要环节。我国环境教育始于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1992年,全国首届环境教育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 中国 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又逐渐意识到,单一地强调环境教育不能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它有使教育滑向单单注重环境一边的倾向与危险,我们要进行的是以“人与环境”双向整体为内容的教育,更准确地讲,应该叫“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德育先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它要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与自然的盲目行为”。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是德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育人类保护环境的伦理精神以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何谓生态意识?美国科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eopoid)于1933年在《大地伦 理学 》中最早提出这一概念,他说:“没有生态意识,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种空话。所以我们面对的问题是,把社会意识的尺度从人类扩大到大地(自然界)。”为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针对大学生尤其是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就成为高校生态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现状及分析
  早在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就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我国首次全国范围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得出的结果表明:在我国,无论城市还是 农村 ,环保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年龄增长与环保知识总体成反比,青少年的环保知识水平高于中年人,中年人高于老年人。在对世界面临问题的重要程度,我国面临问题的重要程度排序中,少年均把环境保护排在第一位,而成人对环境保护的排序则居第四、第五位。70.3%的少年环保知识来自于学校,课堂成为他们最重要的来源途径。
  2003年6月至11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组织实施了“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其中涉及居民生态意识内容的这一部分调查结果显示:被访者的生态意识与其年龄和文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数据分析表明,大体上,被访者的生态意识水平与年龄的增长成反比,与文化程度成正比,在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中,有超过7成的人生态意识是不及格水平,而在接受大学本科以上教育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达到70分以上。
  从1998年和2003年这两次生态意识调查中可以看到,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广大青年学生在接受相关教育之后生态意识明显高于非学生群体。然而,据一份2002年对北京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仍有待进一步加强。这次调查将北京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概括为:环境知识总体水平较低,并且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不均衡性;环保参与意识较强,但行动滞后;大学生对寄予厚望,但同时又对工作缺乏了解。很多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环保观念,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不能从自己做起,不愿从小事做起,很多同学对自己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所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够,在知与行上差距很大。
  此外,我们浙江林学院在2006年寒假和2007年暑假牵头发动了“全国农村废弃物现状调查”和“全国农村废水现状调查”,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4000多份,调查对象涉及全国诸省份。根据对收回的有效问卷分析显示,在我国(主要是农村),人们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意识非常缺乏,许多在其他领域可再度利用的资源,如家禽粪便、植物秸杆、沼液等,成了造成环境污染的废弃物。青少年的环保知识总体水平高于中老年人,但他们在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意识与中老年人无明显差异。
  总之,我国生态道德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完成了大学生生态意识启蒙的任务,但从生态保护的实际行为层面来看水平还是很低的,很多只是停留在生态知识的认知水平,严格说来,并未上升到生态道德的高度。这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耍使学生对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善的鲜明的辨别力。”因此,现阶段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应在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新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上多下工夫,使他们的生态意识由浮泛的认识层面向更为深入的自觉行为的层面转化。
  三、生态人培养理念下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
  一个人可能具备环保知识和生态意识,但这只是生态环境道德的初级阶段。生态道德的养成有一个从认识生态 规律 的“真”到形成生态道德的“善”的过程,其间结合着对生态“美”的体验。生态 教育 的目标在于要实现从17世纪以来笛卡尔和牛顿开始的机械的世界观向整体的生态的世界观深刻转变,用尊重 自然 、敬畏生命的 哲学 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世界观代替机械论、元素论…,要把与新的世界观相联系的价值观系统通过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他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根本变革。因此,帮助大学生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就意味着,我们既要与以人为中心强调人对自然奴役的传统的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决裂,同时也要批判以自然为中心强调自然对人的奴役的自然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他们最终都将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理想境界是实现从“包含了生态知识与理念”的道德行为体系上升到“整个道德行为体系的生态化”,进而在此体系下的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生态特征和生态理想的生态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努力。
  (一)在高校道德教育课程的建设中,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范畴,重塑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范畴是培养个体生态意识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德育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目前,部分高校正努力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比如,我校正积极筹备并将在2008年春季学期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相关通识课程来对全体学生进行生态知识及生态道德等的普及教育。通过通识课程的开设,并辅以思想 政治 理论课教学、辅导员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位的教育与熏陶,形成浓厚的生态教育氛围,共同推进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向纵深 发展 ,这必将对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养成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着力提高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生态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行动参与意识,动员并整合全校的力量,形成“生态道德教育合力”
  我国很多学校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高校对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没有开展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事实上,要真正做好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教育,全体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奴役自然的观念,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生态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有效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必须具备一种整体教育意识,由各类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与配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的培育。只有教师真正从内心认可生态教育的理念,并整合全校力量形成一股“生态道德教育合力”,生态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取得实效。
  此外,由于生态伦理具有很强的 科学 性,因此,必须有一支专门的队伍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由相关的专家、学者直接承担生态道德课程的教学工作。
  无论是开设专门的生态道德教育课程,还是纳入德育课程,或是通过其他课程的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都在于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形成及其素质。
  (三)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中,努力改善个体生态知识与生态行为相脱节的状况,做到知行统一
  对于道德教育,蔡元培的看法是,“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而是要注重实际行为,要“随时随地,抱着实验的态度”。因此,在人类生态意识普遍觉醒之时,高校首先迫切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使每一个觉醒的大学生将生态意识付诸行动,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追随绿色时尚,建设绿色文明,实现大学生生态意识由知到行的转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进行。
  1.通过制度建设进行生态规范。学校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结为一体,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大学生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从外部环境促进大学生把接受的生态教育内化为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再外化为学生的生态行为。
  2.通过社会实践提高生态意识。组织大学生开展环保实践活动,通过第二、第三课堂形成多维立体教育 网络 ,在实践中提高意识。生态道德教育实践包括课堂内和课堂外两方面的实践。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状况调研,也可组织大学生走进 企业 、走进村镇、走进社区开展生态宣传。这样,在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的同时也提高社会公众对人与自然和谐 规律 的认识。
  3.通过绿色消费倡导生态行为。当前,生态道德理念教育最根本是要帮助人们树立绿色的消费理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节约意识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先生说过:“人口多,资源匮乏的现状我们只能直面,但无度挥霍的生活方式却是能够改变的。比如从一点一滴做起,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如果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去做,那就一步也无法迈出。现在我们 中国 人就像坐在一艘巨大的泰坦尼克号上,全都乐呵呵的,一等舱有一等舱的乐法,三等舱有三等舱的乐法,等到撞上冰山那一刻,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4.通过心灵体验培养生态情感。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我们必须时刻清醒地意识到,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继承传统美德教育的合理内核,通过创设情景、诱发道德体验、引导反思等方式,以心理体验的形式促进德行的生成和发展,比单纯的说教或灌输要更有效。此外,还可以让大学生通过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感悟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与欣赏之情,消除人与自然对抗的情绪,从而积极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努力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培养起人与自然积极健康的生态道德情感。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