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3 11:43:54
本刊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主办的省级稻、麦作物科技刊物,主要报道稻麦作物科研论文、试验研究报告、有关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科技动向,设有:稻麦作物选育选配、繁殖制种、栽培技术、植物保护、新品种新组合、综述、科技动态、信息快递、新闻集锦(简迅)等栏目。为促进科技交流,推进科技进步服务。主要供本领域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1 来稿要求
1.1 来稿要符合本刊宗旨 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结构严密、层次清楚、语言规范、文字精练、逻辑严密、标点正确。试验研究论文一般需经2 a以上试验,结果比较成熟,具有可重复性;所介绍的技术、经验、措施要求具体可靠,具有可参照性。
1.2 文章篇幅及格式 试验研究报告、实用技术等文稿一般在2 000字左右(包括图表), 试验论文、综述专论等文稿一般在3 000字内,最长不超过5 000字(包括图表),同时要附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来稿要求采用A4页面,1.5倍行距,单栏单面打印,打印稿或电子文稿投稿前应认真校对以确保无误。文中出现的外文、符号请书写或打印清楚,尤其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的位置要弄清。要求发电子邮件。退修稿务请按编辑部要求连同原稿一并寄回。
1.3 文题、标题、作者、工作单位、摘要等 文题要求简明确切,能概括文章主题,避免大题目小文章。标题层次依次用:1、1.1、1.1.1……;不作分段用的序号用圈码:①、②…。文稿署名应限于实际参加文稿工作的人员,一般不超过5位。作者姓名之后括号内注明单位及邮政编码,如以单位或其他集体名义撰文的,请注明执笔人或联系人姓名。摘要(300字左右,写成报道性文摘或指示性文摘)。关键词是反映文章内容的名词或术语,尽可能从《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出,一般3~5个。
1.4 图、表 文中只附必要的图和表,图表切忌与文字表述重复,表一律用三线表,线条图须用计算机作图,计算机作图应能在Word 文件中打开并能修改,EXCEL作图要带数据源。表内数据不要缺项,不可能有的数据用短横“一”,应有而缺的数据用三连点“…”,实测为零的要写“0”,图、表均要插入文中相应位置,不可堆积文末。引用的图、表要注明出处。照片图如电泳等谱带图要求照片清晰。
1.5 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 计量单位务请采用国家统一实行的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单位的国际符号,用外文字母书写。如长度用km(公里)、m(米)、cm(厘米)、mm(毫米)、um(微米),不再用公尺、丈、尺、寸;重量用t(吨)、kg(千克、公斤)、g(克)、mg(毫克);面积用km2(公里2)、hm2(公顷)、m2(米2)、cm2(厘米2)、mm2(毫米2),不再用亩,亩可换算成m2或hm2,1亩=666.7 m2,1 hm2=15亩;体积用m3(米3)、cm3(厘米3)、mm3(毫
米3);容量用l或L(升)、ml(毫升);时间用a(年)、d(天)、h(小时)、min(分)、S(秒);浓度单位废除ppm和体积克分子浓度(M),应分别用mg/kg(或mg/L、ml/m3)和mol/L表示。公历世纪、年代、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计量单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用简写。要正确使用有效数字。
1.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仅列实际引用的重要文献,未经正式发表的请勿引用,顺序按其在文中出现先后排列,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一般应为:“期刊”: 序号 作者.文题.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图书”:序号 作者.文题.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作者3人或3人以下需全写出,3人以上标出前3人,后面用等。
1.7 文注及致谢 位于文稿第1页下方,以短横线与正文隔开。文稿如系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课题(或子课题),请尽可能在文注中注明。
2 来稿处理原则
2.1 符合本刊征稿简则要求的来稿,择优选择。来稿一经选登,便酬致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数册。
2.2 本刊实行文责自负,不得一稿两投,本刊有权对来稿作必要的删改或请作者自行删改。来稿概不退还,请自留底稿。投稿后超过3个月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或退修意见书,请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者除外。
2.3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华艺数位数据库”等。作者著作权使用费用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这些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