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3 10:49:25
自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后,健康科普迅速成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一环,并在23个省市推广实施。这一变革为医护人员的晋升之路增添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关于如何创作合格科普作品和如何高效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的焦虑和迷茫。
想要晋升“健康科普”,医护人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01 科普形式
? 根据各省市公布的细则,健康科普作品形式多样,包括讲座、短文章、图画、(音)视频、科普竞赛以及图书和专著等。申报者需根据自己所在省份的评审文件要求,选择合适的科普形式进行创作。
02 作者署名
✍️ 科普作品与论文一样,要求必须是本专业的原创作品。作者署名应为第一作者,若作品为图书,则应为主编(或副主编)或有独立章节,才能用于职称评审。
03 科普字数和时长
⏳ 部分省市对科普文章的字数和视频的时长有严格的规定。例如,文字稿要求在1500-2000字左右,视频时长则需在5分钟以内。申报者需仔细查阅所在省份的评审要求,确保作品符合规定。
04 健康科普发表渠道
? 官方媒体:由具有一定行政级别的官方卫生行政部门运营,如各省卫健委等。这些平台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传播准确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
? 主流媒体:指的是具有行政级别和影响力的官方媒体平台,通常具有较大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例如东方网、人民网等。
? 期刊报纸:指的是公开发行且具有正式编号的期刊或报纸,也是发表健康科普作品的重要途径。
? 省一级学会平台:由民政厅颁发成立认可的省级医学类学术组织的公众平台,同样可以作为健康科普作品的发表渠道。
在选择发表渠道时,医护人员需根据所在省份的评审要求和作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发布,以确保作品能够得到有效传播并符合职称评审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