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博览》(CN:10-1220/G0)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民族博览》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1.作者须切实了解和把握杂志的格式规范,所投稿件力求符合杂志的格式规范要求,尽量减少因格式不符合要求而导致的返回修改甚至退稿。
2.文章题目在确切表达文章内容前提下尽可能简短,最好在20个字以内。
3.参考文献的序号应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著录的条目以字体、字号为“宋体、小五”编排在文末。
4.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序号在注释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①②等表示。
5.注明所有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中、英文),并注明第一作者的出生年、性别、籍贯(具体到城市或县)、最高学历、职称、职务、主要研究方向、电子邮箱、详细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近期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乡村文化是构成我国文化体系要素之一,属于宝贵的文化资源,具有极高文化价值,而将其应用在特色乡村建设进程中,具有给予乡村自觉、自信、自立、自强等内在力量的积极意义,这就需要乡村建设者积极应用乡村传统观念、乡村文化原型、乡村特色文化,打造富有独立性的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将乡村独立文化视为乡村建设的支柱,充分发挥乡村独立文化的价值。...
作者:李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日本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结合文化发展历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特征,日本文化可以追溯至公元前绳文时代,并且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矛盾对立与兼具统一的发展特点。本文主要围绕日本的文化发展历程进行探讨,并从日本漫长的文化发展历程角度,对日本文化的独特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作者:赵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六大名窑'之一,宋代'八大民窑'之首。以其烧制的青瓷最为著名,被誉为'北方青瓷的代表'。其刻划花工艺最具特色,堪称'宋代刻花青瓷之冠'。然而,耀州窑制瓷工艺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对耀州窑制瓷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制瓷工艺的流程,本文将制瓷工艺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探讨,分别是...
作者:杨鸽; 温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贾志发,2003-2010年本硕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任职于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兼任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画院、首都博物院画院专业指导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作者:季海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鄂温克族(俄语:Эвенки)是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由于历史原因,这个民族在俄罗斯与中国等地均有分布,在俄罗斯,鄂温克族又被称为埃文克族(Evenki,亦作Evenky)。
作者:彭一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请问一下,中国民族博览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你好,请问中国民族博览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中国民族博览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昨天联系了中国民族博览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